翻新时间:2023-08-06
《在家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要求
1学会“沙、发、报、纸、台、灯、电、视”八个汉字。
2认识“氵扌火 纟礻”五个偏旁。
3认识一些简单的家庭陈设、用品,并能将它们与对应的词语联系起来。
4在识字中,培养口头表达、合作学习等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并能将实物与表示它们名称的词语相联系。
教学准备
物品模型、吹塑纸底版、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课前给每张课桌发一个“宝盒”,盒子里装着“电视”“沙发”等物品的模型。
2谈话激趣:小朋友们,课前老师给你们发了“宝盒”,快打开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3学生自由活动,通过触摸、观察、交流,初步认识电视、电话等物品。
二、反复引导,认读词语
1教师引导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了那些物品吗?能借助模型上的文字大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认读物品名称。(可以由一个同学出示物品,另一个同学认读,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方法。)
3反馈:
A谈话:谁能把自己认识的物品大声地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B学生到讲台前举着模型大声读或领读。
C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点击出示相应的汉字及图片。
评价并表扬学生的自学情况。
4齐读屏幕上的词语。
三、师生合作,学习偏旁
1多媒体出示“发”“沙”,引导学生比较两字在字型上有什么不同。
A同桌讨论。
B学生自由发言。
C教师小结:“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偏旁,叫“三点水旁”。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偏旁。
A教师引导:你们还认识哪些偏旁?(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偏旁及一些相应的汉字。)
B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偏旁的?(从父母、书上、电视等生活中学习生字,处处留心。)
C教师小结引导: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很多,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3学生没有说出的偏旁,教师介绍。
4巩固练习。游戏方法:发给学生带字的头饰,根据老师的口令,同偏旁的字迅速排队,看哪队排得又对又快。
四、自主探究,识记字形
1小组合作,识记汉字。
2反馈: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自编顺口溜、编儿歌等方法识记字形。(奖励识记方法好,记得多的同学。)
五、联系生活,了解特征
1多媒体演示一组录像。
内容:在整洁美观的房间里,小朋友坐在沙发上认真地看书,在台灯下专心地做作业,在电视前观看精彩的节目……
2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电视、电话等用品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
3全班交流。引导用“(什么)能(怎么样)”的句式练习说话,也可以请学生讲讲关于这些物品的小故事。
六、自选物品,训练表达
1过渡谈话:电视、电话等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都很喜欢他们。
2从所给模型中选择你最喜欢的几件,说一段话。(先同桌练习,再全班交流。)
七、巩固练习
1在“智慧迷宫”里识字。(多媒体课件)
2小制作:设计我的家。
方法:每人发一张吹塑纸底板,按底板上的文字提示贴图(每张底板的提示不同)。
选取贴得又快又好的,放到前面展示。
八、作业
材料制作:用所给的模型进行创造性设计,布置自己的房间,并在作品后附文字或拼音说明,下节课开展览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我的同桌
- 攻击蚂蚁
- 我给小队起个名
- 小树伴我快快长
- 春雨
- 汶川地震有感
- 今天我生日
- 我最喜欢的水果
- 我们班的“怕痒大王”
- 爸爸妈妈的小时候
- 胆小的我
- 秋景
- 我的同桌
- 谁是最佳水果?
- 可爱的英英
- 我国钢琴作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
- 正确把握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 分析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盲从性和表面化
- 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
- 试论网络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数字化变革(1)
- 农民问题:什么“农民”什么“问题”?
- 建立和健全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1)论文
-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及评述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化营销中的历史文化价值(1)
- 浅析澳门特区司法制度与其他地区司法制度的比较(1)论文
-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 浅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1)论文
- 房地产企业顾客关系营销策略(1)
- 加强绿色营销创建和谐社会(1)
- 论检察工作绩效考评机制探析(1)论文
- 《小小的船》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阳光》教案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教案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数星星的孩子》课堂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
-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案
- 《画》综合资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