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春笋》教案

《春笋》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7

《春笋》教案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

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

(2).学生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纠错)

(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齐读课文。

三、 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

(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知道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学生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学生表演诵读。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学生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

(3).指导朗读:如果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

(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

(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学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

(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

(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学生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扩词。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

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

板书设计 :

1.春笋

又 再

一 冲破 掀翻 冒 向

节 迎着 笑 长 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植树节
小丽植树
植树节
春天
植树
今天真快乐
植树节
文艺委员竞选
我帮爸爸讲卫生
踢足球的故事
谁的伞大
春天里的发现
不能用鞭炮吓人
植树节
快乐的一天
无证诊所禁不绝的原因及治理探讨
关于发展廉价政府理论构建节约型政府
基于抗震救灾精神的制度基础
古田会议开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新篇章
从科索沃危机看美国世界战略
浅谈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浅谈民主的理想与现实新论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东亚的政治权威与现代化
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试论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人本价值
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论析公民法律文化与公民参与行政
简析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基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方法研究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七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八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三
《小伙伴》第一课时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
《小伙伴》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六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二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二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
《小白兔和小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