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9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有关小动物过冬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动物过冬》。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学生答后,板贴三个小动物的图片。
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阅读课文。
【复习导入,自然简洁。】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讲了什么?
2、自读第2自然段。用“因为……所以……”概括段意。
3、小结。第1、2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冬天到了,它们就商量怎么过冬。
【控制了这两个自然段的教学节奏是对的。】
三、学习3—7自然段。
过渡: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准备怎么过冬呢?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自读,同桌讨论。
2、检查交流,并逐一进行讨论。
⑴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的?
讨论后,小结。冬天,小燕子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像小燕子这样的鸟儿,叫候鸟。
小燕子马上要去春暖花开的南方了。它要离开自己的好朋友时,心情怎么样?自由读,指名读。
你还知道哪些鸟儿,也像小燕子一样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吗?
【这一步的教学,节奏感很强。知识的拓展,结合得很好。】
⑵青蛙不能像小燕子那样,飞到南方去。那它准备怎么过冬的?
讨论后,告诉学生:动物冬眠是它们安全过冬、保护自己的一种好方式。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也像小青蛙一样冬眠吗?
青蛙不到南方去。它吃得饱饱的,钻到地下去,长长的睡大觉,真舒服呀!谁来读一读青蛙说的话?
【这一步教学,结构有所变化,显得不呆板。】
(3)冬天了,小蜜蜂没有花蜜采了,它怎么过冬的呢?
这真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呀!指名读小蜜蜂的话。
3、填空。
冬天到了,小燕子()过冬。小青蛙()。小蜜蜂()。
4、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练习朗读,指名读。
【这一段的教学,采用了“总—分—总”的教学思路。采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是恰当的。】
四、学习最后1自然段。
1、引读。(师):“它们”——“商量……(生读),(师):“约定”—“第二年……(生读)
2、启发想象。请小朋友想一想,它们会怎么约定呢?
【如果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启发想象可以简略。】
五、总结全文。
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虽然是好朋友,但是它们的过冬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积极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很多的奥秘。
【学生阅读课文后,一定要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也能使教学有一定的力度。】
六、作业。
1、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读一读它们说的话。小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
2、收集有关小动物过冬的资料。
【这篇课文是科学童话。科学童话的教学,首先要弄清故事的情节,然后启发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归纳一定要正确,要力求避免错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拔河比赛
- 暑假趣事
- 打雪仗
- 暑假趣事
- 雪带来的欢乐
- 一件令我悔恨的事
- “咬耳朵”
- 我们身边的科学
- 参观漳州动物园
- 节约用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外公·兰花·美
- 我得到的爱最多
- 有趣的海洋生物展
- 难忘的回忆
- 我的“佳衡丸”号战斗飞船
- 关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 关于历史探究式教育的内涵与主体价值
- 关于教师价值观的生成
- 浅谈发挥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 谈论校本教研为教师主体性发挥提供的可能
- 关于主体间性:现代师生和谐关系的基本价值
- 浅议个人价值观与教师职业价值观问题
- 浅谈“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 关于主体间性德育:理论图景与价值启示
- 浅探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转变
- 浅谈当代数学“双主体”教育价值观探索
- 论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紧密结合
- 谈让“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完美统一
- 谈回归主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 《再见了亲人》续篇
- 《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
-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再见了,亲人》学点聚焦
-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 《再见了,亲人》有感
- 梦读《再见了,亲人》
- 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 《再见了,亲人》句子解析
- 《再见了,亲人》教学杂谈
- 《再见了,亲人》学法提示
-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