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
翻新时间:2023-08-06
《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醒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书包
- 捡垃圾
- 送给妈妈亲情阳光
- 炒茶
- 包饺子
- 爬灵山
- 风的感受
- 广播操比赛
- 爷爷走了
- 春雨
- 我的好伙伴
- 难实现的小心愿
- 我的心愿
- 春天来了
- 可爱的布娃娃
- 浅析话语策略与民族身份
-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 试论语言交际中句式选择的认知语用阐释
- 基于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 浅论“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
- 分析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向我们走来
- 论蒙克的艺术创作心理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保险营销模式及借鉴
- 工业设备的市场营销模式创新
- 论我国目前景观设计中的误区
- 关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创新
- 谈版画的创作与艺术修养
- 我国服装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谈淳美的“母亲艺术”:陕西民间刺绣
- 《借生日》一
- 《画》教学
- 《雪地里的小画家》二
- 《比尾巴》教案二
- 《借生日》二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一
- 《小熊住山洞》教案一
- 《小熊住山洞》教案二
- 《雪孩子》教案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
- 《画》教学
- 《雪孩子》教案二
-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
- 《王二小》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