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6
《虎门销烟》教案之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
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以学定教)
(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
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
(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
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
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
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
(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思考:分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一、六节。
四、迁移内外,读说结合
1、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背梁……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课文用什么词三件事连起来的?(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有时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5、练习说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工人伯伯真辛苦
- 我的妈妈
- 我不该说的两个字
- 我的“嫦娥一号”
- 我的妈妈
- 捉蟹乐
- 打飞蛾
- 哈蜜瓜
- 老鹰捉小鸡
- 小企鹅回家了
- 小蝴蝶哭了
- 快乐的一天
- 在奋斗中前进
- 我给老师敬了两个礼
- 妈妈
- 论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策略
- 现代西方文论同语言学的相互关照
- 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体系下的隐喻翻译探究
- 简析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影响
- 无形的艺术世界
- 我国OTC药品企业广告营销策略
-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与展望
- 浅谈优化幼儿语言教育的技巧
- 交替传译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 知识经济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 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问题与思考
- 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色研讨
- 美术语言在中职生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 议我国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方向
- 论民族传统艺术对动画角色塑造创建的影响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路》第二课时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六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鸟蛋》第二课时
- 《松鼠和松果》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五
- 《两只鸟蛋》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三
-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
- 《失物招领》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二
- 《月亮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