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教案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目的就是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努力体现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2、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所以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在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由此我采用了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听一听的方法,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再现于学生的心目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得有趣,有味,更受到了“古文化”的熏陶。
3、加强课内外的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见证
- 说说我们90后
- 自我·他人
- 我与故事
- 见证
- 独一无二
- 青山一道同风雨
-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 明星代言
- 知之·行之·思之
- 夜的最后一章
- 找准位置发扬自我
- 寻找生活中的咖啡豆
- 祝福是一种虚伪的常识
- 如此常识
- 节水灌溉技术与机具
- 农业旱作节水技术
- 棉花膜下滴灌的选地及株行配置方式
- 提高果园土壤蓄水量的几种方法
- 大田喷灌
- 蔬菜大棚的滴灌设备及维修
- 以土贮水 土中取水技术
- 橡胶坝工程技术
- 棉田节水灌溉技术
- 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 一种新型节水高产地下灌溉技术
- 葡萄灌水抓准“六期”
- 井渠结合——北方灌区建设的基本方向
- 辐射井技术
- 膜下滴灌棉田技术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师语录
-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2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趣闻故事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难点分析
-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