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案之一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16岁女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遇到了一个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但她没有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坚强地与伤痛作斗争的事。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桑兰在一次跳马比赛中不幸负伤,在伤痛治疗期间,表现出了一位小姑娘面对重大打击的顽强的毅力和无比的勇气。
学情分析:
关于桑兰的受伤、治疗及生活情况,中央电视台体育栏目中曾作过专题报道。学生可通过查阅报纸杂志、搜集音像资料、书信专访等了解。在此基础上学文,有助于学生感受桑兰的顽强精神,最后用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
理解体会第三至六自然段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识写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交流预习,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示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2、介绍桑兰(同学们根据预习说)。
3、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桑兰,板书课题——微笑这承受一切。
4、质疑。谁?“一切”?怎样承受一切?为什么会微笑着承受一切?
二、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标自然段号。
2、默读时勾划不理解的词句。
3、思考问题。自读。
三、交流预习。
1、指读带拼音的生字,齐读。
2、指读生词,齐读。
3、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
四、将课文读流利。
五、试着解决默读时不理解的词句。
六、写字指导。
七、作业:习字册第4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有关语句,自己解决问题;能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切身体会,并通过朗读表达出真实感情,讲述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检查朗读,思考:桑兰是怎样的一个运动员?
1、指名读,记分。
2、指名答:优秀、坚强。
三、为什么说她优秀?读第一自然段,突出“优秀”。
四、“可是在98年的一天,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
1、指名读,“……骨折。”
2、出示小黑板:
“这真是天大的不幸!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自己读,读懂了什么或不懂什么?
提问:天大的不幸?美好?也许?永远?
讨论交流。
3、桑兰得知自己伤势后表现如何?(坚强)让你最感动、印象最深的地方?
4、讨论、朗读、相机交流。
5、“忍不住失声痛哭”。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把伤势、队友心情、桑兰心情进行比较。
6、“忍着剧痛”与“哼着乐曲”的强烈对比,体会桑兰的惊人毅力。
7、“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她出院时带着“动人的微笑”以及所说的话包含的感情读出来。
五、通过刚才大家共同的研究学习,我们都深深体会到了桑兰是一个坚强的小姑娘,令人敬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桑兰的事迹,准备开展“桑兰故事报告会”。
板书:
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不幸 忍不住 急切
剧痛 哼歌
大汗淋漓 气喘吁吁 微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操场上
- 柳树
- 喜欢
- 我的同桌
- 说说心里话
- 香喷喷的油条
- 快乐的“五一”
- 小兔运南瓜
- 招待客人
- 一年级的练习--过大年
- 我的爷爷
- 可爱的小白兔
- 小雨点儿
- 阳光妈妈
- 小兔乖乖
- 尊敬人权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 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际法分析
- 浅论和谐社会残疾人宪法权利的特殊法律保护
- 关于台湾参加政府间组织的国际法思考
- 试析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定位及构建
- 浅谈澳门基本法附件二中的“备案”用语分析
- 浅析司法人员如何应对网络舆论
- 浅析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的内涵及目的
- 试析能动司法与司法公信力的互动
- 浅谈雇员受第三人侵害案的赔偿责任认定
- 从国际法国内法角度谈WTO协定在中国的适用
- 对当前基层法院信访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 试论贯彻新民事诉讼法加强民行检察工作的若干思考
- 浅谈保障人权为视角谈公诉人如何迎接修订后刑诉法的挑战
- 关于英国民商事管辖权制度的主要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三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六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五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三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三
- 《月亮的心愿》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路》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四
- 《美丽的小路》片断赏析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三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