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母亲的恩情》教案之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母亲的恩情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3、“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三、课堂练习。
1、读句子,写话。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摸()恩()
扑()漠()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身上的衣服,()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吗?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雨
- 春
- 谢谢你孟婷
- 美丽的秋天
- 淘气的小花狗
- 美丽的秋天
- 校园秋色
- 青蛙的儿歌
- 参观动物园
- 老虎的苦恼
- 美丽的夜空
- 美丽的夜空
- 我家的老母鸡
- 活动课上
- 看图 参观猴园
-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干问题的判例(1)论文
- 村民自治与政治文明建设
- “草根民主”与农民理性
- 关于情势变更原则(1)论文
- 对现状的思考和艺术家的责任
- 浅谈无效民事行为(1)论文
- 样板戏的艺术缺失
- 美的本质探讨
- 艺术试论
-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会员资料)
- 法人的分类(1)论文
- 浅析夫妻约定财产制(1)论文
- 从聚会艺术到新理想主义
- 全球化、好萊塢與民族電影
-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三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一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二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路》教案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一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