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沉香救母(二)》教案之一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二、三、四节,明白沉香在救母过程中吃了许多苦,感悟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沉香所受的许多苦,及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
黑板上简笔画崇山峻岭、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
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一起读第一小节。
二、合作探究,感悟学习
(一)过渡: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自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张开想象的翅膀。
3.集体讨论,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饿了的沉香……;渴了的沉香……)
板书:饿了……
渴了…….
4.师:那累了……摔倒了……呢?还可能吃什么苦呢?板书:苦
5.沉香为救母亲,一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能不能把“多少座”、“多少道”换成“几座”、“几道”?把“一个个”、“一道道”换成“一个”、“一道”呢?为什么不能?(师总结:小小的沉香承受的苦实在太多了!)板书:太
6.为了救母亲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看着这位勇士,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
7.谁能怀着对沉香的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呢?(指名)
8.师生评价。
(二)1.大声朗读第三小节,想想沉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
(勇敢、孝心、对妈妈的爱感动了仙人)板书:爱
2.师引读。
(三)1.和同桌读第四小节
2.那么多年没见妈妈了,见到了妈妈,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哪组能边读边演这个场景?
3.生读,师评。
4.想象一下,他们见到了会说些什么呢?给这个动人的画面配配对话吧!
(四人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评价。
6.老师也被这画面感染了,我想通过朗读来表达我此时的激动,行吗?(师范读第四小节。)
7.生齐读。
三、总结提升
沉香救母的故事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那这个故事留给各位小朋友一些什么呢?
四、课外作业:
1.链接生活: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实践探索:收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五、板书设计:
饿了……
渴了……
(太)
苦
累了……
爱
摔倒了……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场梦
- 善待今天
- 爱,是需要表达的
- 由“神六”而想到的
- 八戒采嫁妆
- 呵,这事真新鲜
- 红绿灯在闪烁
- 马兰宴
- 妈妈的厨艺
- 运动会的第一天
- 4×100接力赛
- “神六”升天,再创辉煌
- 运动会趣事
- 奉献与索取
- 校园的早晨
- 试析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初探
- 试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中的三个转换
- 试析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试析语言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综合技能教学
- 试析高校学科群的形成路径及核心要素
- 浅析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刍议
-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教学引领——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
- 论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实证分析
- 试析教师课堂语言运用能力的构成要素与提高策略
- 浅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探究
- 体验式教育: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
- 试析基于生活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
- 论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
- 试析我国高校应当普及知识产权教育
- “五同”老师传
- 陶渊明年谱
- 《五柳先生传》精讲
- 赞五柳先生
- 《五柳先生传》思路结构
- 陶渊明诗全集
- 《不求甚解》
- 故事:陶渊明不折腰
- 类文赏读·方山子传
- 《归去来兮辞》及鉴赏
- 陶渊明诗两首
- 《五柳先生传》题解
- 成语:不求甚解
- 《五斗先生传》
- 成语与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