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苏教版《登鹳雀楼》教案之一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师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五一”
- 我的同桌
- 可爱的小白兔
- 阳光妈妈
- 招待客人
- 小兔运南瓜
- 操场上
- 说说心里话
- 小雨点儿
- 香喷喷的油条
- 小兔乖乖
- 柳树
- 喜欢
- 一年级的练习--过大年
- 我的爷爷
- 浅谈保障人权为视角谈公诉人如何迎接修订后刑诉法的挑战
- 从国际法国内法角度谈WTO协定在中国的适用
- 浅论和谐社会残疾人宪法权利的特殊法律保护
- 浅析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的内涵及目的
- 试析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定位及构建
- 对当前基层法院信访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 试析能动司法与司法公信力的互动
- 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际法分析
- 浅谈澳门基本法附件二中的“备案”用语分析
- 试论贯彻新民事诉讼法加强民行检察工作的若干思考
- 浅谈雇员受第三人侵害案的赔偿责任认定
- 关于台湾参加政府间组织的国际法思考
- 浅析司法人员如何应对网络舆论
- 关于英国民商事管辖权制度的主要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尊敬人权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三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二
- 《月亮的心愿》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四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三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三
- 《美丽的小路》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五
- 《美丽的小路》片断赏析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四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六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三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