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夕阳真美》教案之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读背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
2.夕阳真美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说话、组词。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上面的一课《秋游》,知道了秋天的景色很美,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说太阳落山时天空景色很美。新课文题目是——
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
1.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它正朝哪里走?
2.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由学生按以上顺序观察画面,认真组织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5.小结图意。
6.学习课题里的生字。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词语。
b.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c.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段指名读。
5.理清脉络,说说每段的意思。
6.谁来把5个自然段分成三部分。把意思概括一下。
五.精读训练
1.指名读第一段。
2.“日落”是什么意思?
3.这一段里的“傍晚”和“日落”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说“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着爷爷和奶奶去看日落”?
5.小结。
6.布置作业: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课文
第二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刺眼”是什么意思?
3.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4.第三句话写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来画“连绵起伏的西山”?理解“余辉”的意思?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理解“壮丽”。
5.小结。齐读。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去掉“慢慢”,体会意思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后面用了省略号?这里的“……脸”说的是什么?“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靠近太阳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这景象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成的?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齐读。
第四段
1.默读。
2.“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了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轻轻地走向……”?这时太阳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
4.小结。齐读。
齐读二、三、四段。
第五段
1.指名读。
2.爷爷脸上的“红光”是哪里来的?爷爷说的话说明了他的什么心情?感情读。
3.有感情地齐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你们读了有什么感受?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一.检查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掩书认真听。
2.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4.指名试背。
5.同桌交互背。
6.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组词:
皮( )主( )夕( )
披()往()多()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天空()的云朵
()的太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爸爸?坏爸爸?
- 校园艺术节
- 谢谢你,同学
- 调皮的桑桑
- 可爱的弟弟
- 月景
- 你背书包吗
- 抽签
- 我的小狗
- 未来的家乡
- 老师,谢谢您
- 我喜欢的赛车——“雷凌号”
- 街道的自述
- 谢谢你,郭学欣同学
- 我的自画像
- 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的方法与途径
-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 论网络犯罪刑法论文(1)
- 依托丰厚传统文化资源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刑法论文(1)
-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 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在国画创作中存在的若干思考
-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 论传统文化与农村老人文化建设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 “人质型”犯罪的适用问题辨析刑法论文(1)
- 以传统文化精华创高职文化育人特色
- 试论中美传统文化对影视文化的影响
- 《母鸡》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与反思
- 《猫》课堂实录
- 《母鸡》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3
-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2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
- 《猫》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巨人的花园》片断赏析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3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