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对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说再见

对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说再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对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说再见

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十四个生字。看来,《司马光》一课的识字任务相当繁重。为了孩子们能轻松识字,我特意设置了游戏环节,以缓解可能枯燥无味的课堂气氛。

开火车的游戏使孩子们的识字热情随之高涨,一会儿功夫,沉闷的课堂有了波澜。孩子识字的速度比我预想的快了很多。

该巩固识字了,我打开多媒体,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很聪明,学习生字快极了。下面咱们再做个生字开花的游戏,好吗?”“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应着。我指了指电脑屏幕,接着说:“谁能用花中的生字说词语,说句子,花宝宝就能开出漂亮的花瓣。”话音刚落,孩子们都举起了小手,跃跃欲试。

片段一:

陈妍彤第一个发言:“我会用古字组词,古,古诗。”“这个词不错,你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我问。“床前明月光,……”她竟脱口而出。“我也能背!”“我也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的课堂俨然成了赛诗会,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

片段二:

平日思维活跃的江凯威晃着脑袋得意地说:“我会同时用找和友字唱首歌!”“咱们一块儿听听。”我笑着对孩子们说。“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他开心地唱起来。我也不禁拍着手,和他一起唱起了这首熟悉的儿歌,其他孩子也被他的歌声带动了,独唱变成了大合唱,孩子们的表现再次让我惊喜。

反思: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新课标提出:1——2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会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率地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广大语文教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教学《司马光》一课的生字时,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我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开火车”“生字开花”等游戏形式,激活学生大脑,开启智慧,走出“为了识字而识字”的误区。

片段一中,陈妍彤用古字扩词成古诗,我立刻有了灵感,何不让孩子们背一背古诗来活跃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一来,他们肯定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并能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这片沃土中。

片段二中,江凯威小朋友的一首儿歌,把我带回到孩堤时代,我和所有的孩子一起沉浸在他营造的轻松氛围中,心中充满了感激。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孩子唱的儿歌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真正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音乐和语文的渗透整合,乃至各个学科与其渗透整合,能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变得更加多元化。

构造这样的语文课堂,除了教师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个人素养外,还必须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每一个孩子,激发他们无穷的创造性,双管齐下,我们会有惊喜和感动。

许多老师时常抱怨识字教学枯燥无味,其实,只要行之有道,我们可以对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say goodbye!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同学真让我感动
我的同桌
“五味糖”一样的女孩们
我的“有趣”同桌
过艺纯穿了啥衣服
爱画“三八线”的同桌
我的同桌
我的好朋友
温暖的一家
善良的人
我的同桌
值得赞扬的一件事
我的对手
“淘气包”
经济教育—提高全社会经济素质的重要途径
把人写上现代化的旗帜
让爱充满校园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与对策
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关于教师聘任权问题的思考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初探
教育:民族现代化的轨迹
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与教师的创新素质
韩国网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孤岛现象:农村教育漫议
家访面面观
适当集中 扩大规模 优化布局 提高效益
厚积方能薄发──评刘剑英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结构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难点解析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评刘剑英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
《最后一头战象》写作特色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学习表达 感悟情怀──《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例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随笔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杂谈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