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7
《三袋麦子》教案之三
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
b)
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
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
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
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
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
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保存起来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
2.布置作业。
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三袋麦子》的故事,
二、交流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练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创造性地表演课文。
四、练习书写生字词,会用“抚摸”、“迫不及待”写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楼可霖帮助了我
- 考试之后
- 掰手腕
- 我的拿手好菜--咸菜炒鸡蛋
- 叠衣服比赛
- 保护我的鸡蛋宝宝
- 军训
- 干干净净迎新年
- 我的童年
- 身边的数学
- 买衣服
- 爸爸的期望
- 又惹火了“老妈”
- 热门话题
- 学英语遇到的困难
- 地方数据库建设实践与思考
- 试析提单欺诈成因剖析(1)论文
- 论基于法律适用层面的意思自治诠释(1)论文
- 论联合国维和行动与和谐世界的构建(1)论文
- 关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 试论网络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 国际私法教学改革初探(1)论文
- 联合国国际法院咨询管辖权的法律问题解析(1)论文
- 大力积累地方文献资料 为研究工作服务
- 关于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的思考
- 关于对数学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体会
- 试论掌握网络育人的主动权
-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
- 论离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体会
- 浅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1)论文
- 以境衬情 情境交融──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链接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市秀实践课感受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反思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找准切入口 品读体会──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及反思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后感
- 插柳何须春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片段及反思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 从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上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