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10《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之三

10《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之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10《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之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习·练习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班级“水荒”
我家门前的小花园
我的好朋友-汉字
镰刀与联合收割机
公园的早晨
校园的早晨
营养丰富的西红柿
街道的“美容师”
我的小房间
你的生活——一部分是朋友
我的幻想世界
我的赛车
灵通山
啊!我的圆明园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探析(1)论文
试析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歧视问题研究(1)论文
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展的探讨(1)论文
探讨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1)论文
试析企业的人力资本与业绩评价标准(1)论文
谈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成本法(1)论文
对石油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初步探讨(1)论文
职工持股立法应注重人力资本理念的导入(1)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1)论文
谈企业应做好前瞻性人力资源规划(1)论文
对我国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1)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试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1)论文
关于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思考(1)论文
论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意义(1)论文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吧》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之一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之二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之三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四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一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之二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之一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五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之三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