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初中生起步作文十六讲8:层次
层次,文章的血脉
知识点透视
进入初中以来,对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但在立意上要力求新颖,在谋篇布局上也要下一番工夫。因此,好的文章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要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层次的安排尤其显得重要。
我们这里所说的层次,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言之有序,即文章在结构安排上要有效地表情达意,让人们读来明白是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而不是杂乱无章、颠三倒四。所以,层次安排妥当与否,对文章中心能否落实起到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的过程中,要考虑得周到、细致。小到一个句子、大到整篇文章的布局,都要全盘把握,不能想到哪里了就写到哪里。
我们在安排层次的时候,还要根据中心的需要,运用各种技巧,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层次的安排还必须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初一阶段主要练习写记叙文,那么在层次的安排上就应考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还要考虑情节发展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贵在有新意,我们在作文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新的立意,还要有层次上的创新。希望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名家美文
笑
冰心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火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这笑容仿佛是哪儿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滴地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地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zhuó)得新黄嫩绿的非常艳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了拢来,绾(wǎn)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阅读手记】
同学们对这篇文章并不陌生,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清新流畅的文字发出了对美的呼唤。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就井然有序,富有层次感。《笑》里展现了三幅笑影,作者先写了雨后的美景,随即转身看到了墙上画中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就这样,作者又想起五年前的乡村古道边的孩子: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十年前在茅檐下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三幅笑的画面都有花儿相伴,美丽而温柔,亲切而和善。作者通过这三幅笑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动人的爱的向往。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本文的层次清新,结构完整:笑字贯穿了全文:三次写笑,也代表着作者感情递进升华的过程。
另外,作者在段与段的粘连上也体现了层次安排的精巧。三个场景都出现了向我微微地笑这句话,将三个画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在第三段和第五段中都出现了默默地想这个短语,将作者的情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其实,这种巧妙的构思在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中也有体现。文章开篇一段通过三个对比,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由衷地称赞它是宝地。第二段的一开始,作者就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层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通过这句话的过渡,转到了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因此,大家以后在作文的时候,在确立主题的基础上,一定要对作文的层次有一个较好的设计,这样才能使你的美文更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此处有洞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她真行
- 给昔日同桌好友的一封信
- 我可爱的同学们
- 致肖洒同学的一封信
- 我的好朋友方丹
- 自信、乐于助人的李仪
- 我熟悉的一个人
- 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 调皮的小伙伴
- “占星师”同桌
- 我的好朋友
- 风中听到你的回应
- 我的朋友
- 试论青年志愿者服务视域下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
-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学承担
- 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探讨
- 试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论文化视野与本土行动
- 从网络流行语看文学语言的特点
- 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 弹性学习:论理念与选择
- 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的行为与对策
- 浅论海子诗歌中的女性意象
- 试析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品格及其现实启示
- 现当代文学论文之乡土乌托邦的追寻
- 试析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研究
- 试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
- 《鲁滨孙漂流记》中心思想
- 《鲁滨孙漂流记》写作特点
- 让坚强与我们为伴──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 《鲁滨孙漂流记》课文结构分析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鲁滨孙漂流记》文章导读
- 《鲁滨孙漂流记》课文重点
-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 永不放弃!──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