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2、农村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物质条件比现在差得多,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没有车辆,交通落后,农村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当时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目睹着这一切,他渴望见到农村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今天,他来到了农村,终于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
投影“清贫乐?村居”图
3、图上是怎样的景象,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对照画面学生练说)
4、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你准备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诗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清贫乐?村居”。配乐朗读。
二、初学诗意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正音)
3、集体交流检查,指名同学读文、点评。(指正读音bāo剥)
4、男女生赛读,齐读。
5、再读课文,对照图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6、交流收获:(注意学生多元理解)
“茅檐低小……草”“最喜小……”
“大儿锄豆……二儿……”
7、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翁媪”老年妇女
“卧剥”伏在地上剥东西
“吴音”吴地方言
8、对照插图说说整首诗意。
9、指名学生试说,集体练说。
10、再对照诗意再现画面,说说你眼前呈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分块品读
1、教师引导过渡,出示“清贫乐?村居”分解图。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面来理解、想象、解说。
3、学生自由选择准备。(想象要丰富)
4、集体交流。(体会与指导读书相结合)
(1)小儿卧剥莲蓬。我似乎看到了、听到了……
(2)大儿锄豆溪东。
(3)“二儿正织鸡笼”二儿会怎样想……
(4)“醉里吴相媚好,……翁媪”
这一对老人会聊些什么?(大儿、二儿、小儿……以后的生活)
指名读这二句话,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景象。
四、延伸:
1、如果我们继续往里走,还会见到什么画面?
2、同桌互说交流。
3、指名说。
4、辛弃疾看到这样的景象,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5、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五、再读课文,品味情感,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小结、作业
选择刚才你选择的画面,把你想写的话写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超车王大赛
- 愉快的星期天
- 我登上了长城
- 快乐的“六一”节
- 安全在我心
- 小时后
- 爸爸和我学法律
- 精彩的大课间,演绎别样风采
- 一张难忘的获奖照片
- 第一次漂流
- 掐豌豆荚
- 鞋子的变迁
- 我们喜欢大课间
- 口语大赛
- 都是方言惹的祸
- 探析校园网络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应对策略
- 试论输出任务促进大学生定语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
- 试析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 试析就业保障对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
- 试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探索
- 试析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改革的策略
- 关于培养师资理念下的高师院校国防教育模式探究
-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钢琴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试析大学生诚信教育
- 试论理工类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 关于高师本科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质量定位与建设
-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忧”
- 浅谈关于构建独立学院经济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 试论财经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 关于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究
- 雨点儿(第一课时)
- 口语交际 我们的画
- 雪孩子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第四课《哪座房子最漂亮》|人教版
- 平平搭积木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
-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札记
- 《小猪画画》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