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重在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努力创设情景和氛围,让学生在自己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学习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建之”,倡导自主识字,提升独立识字的能力。
2、会写“书、发”等6个字,学习养成规范、认真书写的习惯。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和它们的特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科技的迅猛发展,感受祖国的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了解课文中介绍的有关火车的知识。
学习难点:生字的识记,汉字的规范书写。积极地质疑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投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建之”,能自主识字,提升自己独立识字的能力。
3、会规范、认真地书写“名”等6个字。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能力的提升,良好书写习惯地养成。
学习难点:生字的识记,汉字地规范书写。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图说话,导入:
(一)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几位新朋友,如果你认识他们就有礼貌地和他们大哥招呼吧!
课件出示形态各异的火车。学生看图有礼貌地打招呼。
(二)他们要给我们讲述一个有关他们的故事。
板书出示课题:33火车的故事
你能读读故事的题目吗?学生认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利用形态各异的火车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导孩子学会有礼貌地和别人打招呼,发展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初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
(一)听课文录音。
(设计意图:初次感受课文,为课文的朗读提供一定的示范,也为孩子自己认读课文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你想读读这《火车的故事》吗?
那我们一起来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正确好吗?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读情况,并适当地给予帮助。
(三)反馈:
1、你觉得你能为大家读好哪一自然段或哪几句话。学生自我推荐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读。
3、小组竞赛读。
(设计意图:在孩子地主动参与中,在多元化地读中读通、读正确课文。也为孩子展示自己搭建舞台。)
三、自主学习生字:
(一)过渡:在这故事中有14个生字宝宝,你能和你的同桌一起在课文中把他们找出来,认认读读吗?
课件出示本课的14个生字。
(二)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圈出生字。
2、读准字音。
3、组组词或用别的办法记记生字。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三)反馈:
1、指名读读,说说读音上的注意点——做小老师,带大家拼拼读读——开火车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3、认读词语:
郊游弄明白查书提速不断一列火车
修建世界创举做梦一名学生
4、你还能给他们组什么词?学生口头组词,教师板书有关词语。
认认读读小朋友组的词。
(设计意图:在反馈中再一次地识记生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生字:在小老师的提醒中注意字音;在大家的各抒己见中选用最佳的办法来识记生字;在组词运用中强化对生字的识记。)
四、指导书写:
(一)出示要书写的6个汉字。认读要书写的字,并组组词。
(二)怎样在田字格中写好这6个字呢?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书写要求。
(三)反馈,指导: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并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或强调,范写。
注:1、“成”字要重点指导斜钩的写法,要写得有点弯度,不能写直。
2、“晚”的撇是从口中出来的。右边部分要在左半格中钻一些位子。
(四)描一描,写一写,完成书写作业。
(五)优秀书写作业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观察、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树立规范、正确书写的意识;让学生感受书写的乐趣,感受自己的成功。)
五、课堂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运河一家亲
- 美丽的春天
- 那个美丽的地方
- 下雪
- 雪
- 校门
- 春天的声音
- 美丽的中南百草园
- 西湖踏春
- 春天来了
- 春天
- 游绍兴东湖
- 美丽的春天
- 家乡的美景
- 亲近大自然
- 图闻天下 2013年6期
- 荀子答客问
- 凝视的意义
- 编读往来 2013年9期
- 宝儿话端砚
- 我是郭凤仪
- 新政亮点 2013年8期
- 馋宗公案 2013年8期
- 浅谈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 创新与突破
- 改变形式者
- 馋宗公案 2013年9期
- 困兽的格局
- 意大利馆 2013年7期
- 俄罗斯馆 2013年7期
- 行者无疆
- 《珍珠鸟》教后反思
- 《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
- 《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三
-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及点评
- 《珍珠鸟》教学反思-----自己的头脑读书
- 《古诗两首》课前思考及课后反思
-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二
- 听《但愿人长久》随笔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案例反思
- 《蒲公英》教学反思一
- 《老师,您好》教后反思之二
-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平平淡淡总是真
- 《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