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植树的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准备
1、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课件播放《春天的故事》配相关图片)谁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你了解他的哪些情况?
2、,简介邓爷爷。(课件出示:邓小平爷爷照片)
3、谁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认识生字:“邓、植”)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3、同桌伙伴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①、我会认。(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一一点击课件中的生字,字放大。)
②、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了解人物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认真听听讲议内容,讨论:
①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②你觉得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文中的以下长句子及关键词进行品读)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扶正。
2、,读读,议议:(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3、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琵琶的喜与忧
- 过年了,喜洋洋
- 看图一件不该发生的事
- 有趣的智力游戏
- 人间到处见真情
- 海边
- 发生在书城里的一件事
- 看图一朵香花
- 砍价
- 发生在放学路上的一件事
- 盼奥运
- 激烈的竞选
- 我心中的英雄
- 一张有趣的照片
- 漂流
- 谈让“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完美统一
- 关于历史探究式教育的内涵与主体价值
- 浅谈当代数学“双主体”教育价值观探索
- 论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 谈回归主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 浅探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转变
- 浅议个人价值观与教师职业价值观问题
- 关于教师价值观的生成
- 关于主体间性:现代师生和谐关系的基本价值
-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紧密结合
- 关于主体间性德育:理论图景与价值启示
- 浅谈“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 谈论校本教研为教师主体性发挥提供的可能
- 浅谈发挥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 关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 《再见了,亲人》有感
- 梦读《再见了,亲人》
- 《再见了,亲人》学点聚焦
- 《再见了亲人》续篇
-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
-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 《再见了,亲人》学法提示
-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
- 《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 《再见了,亲人》教学杂谈
- 《再见了,亲人》句子解析
- 《再见了,亲人》读后感
- 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