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24《大海的歌》|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三、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讨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
4、讨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出示句子(课后2)
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作者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见()
齐读第五节,抒发感情
7、请同学们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朗读第四、五节
五、作者笔下的大海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这诗一般的语言吧。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六、在新时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内容,你能说说吗?
七、你长大后,想为大海谱什么新歌?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马兰头
- 失望
- 春游
- 种花
- 给小乌龟换水
- 去桐乡
- 捉狗记
- 有趣的游戏
- 大型动物演出
- 老家的油菜花
- 购物
- 雨
- 扫墓
- 看成语故事
- 给妈妈过生日
- 关于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 试论我校现行《语文》教材使用后的思考
- 建立地方年鉴数据库初探
- 关于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的创新研究
- 地方文献简论
- 加强新疆地方文献工作 为开发西北建设新疆服务
- 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体育社会化
- 杜定友论图书馆建设和地方文献的探讨
- 浅谈对中职学校“2+1”教育模式的实践性思考
- 试论中职学校几种数学教学方法
- 浅析消除“三心”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
- 关于对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因素分析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副教授
- 试论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 县馆如何开发利用地方文献
- 《颐和园》教学点滴
- 秦始皇
- 秦始皇陵概述
- 秦始皇陵概述
- 《秦兵马俑》课文解读
- 秦
- 《颐和园》教后感
- 我教《颐和园》
- 《颐和园》教学反思
- 给《颐和园》换个教法
- 三游《颐和园》
- 《秦兵马俑》参考图片
- 秦始皇
- 《秦兵马俑》相关链接
- 《秦兵马俑》难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