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8
《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航天科学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 学会备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查字典时,能比较熟练的根据词语确定带点字的意思。
3、能给课文中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能默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课文。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揭题。
1、 什么是人造卫星?你们知道人造卫星有什么用处?
2、 简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情况。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录音后讨论: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为什么?课文的插图画的是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 学生自学后检查。
指名按自然段接读课文;正音:乐曲;分析易写错的字:缓、翰;据词定义,完成课后第2题。
四、 讲读课文,进行词句训练。
1、 讲读第1—3自然段。
(1) 默读课文,填表。
时间-------------地点------------
自然段 卫星情况 人们反应
1 没有出现 仰着头、谣望
2 经过北京上空 高喊、一片欢呼声
3 发回《东方红》乐曲 蹦啊,跳啊!
小结描写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待卫星——发现卫星——听到乐曲声。
(2)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心情激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谣望”是什么意思?卫星还没有出现,人们为什么谣望夜空?人们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3) 第2段中的“顿时”能省去吗?为什么?用上“顿时”说明什么?
(4) 读句子,联系课文说说人们的心情为什么激动?完成课后第6题。
(5)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突出了人多热闹,人们静静地等待,内心却并不平静。第2、3自然段表现人们情绪激动,读的速度稍快些?
五、 小结课文,完成作业 。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检查字词。
2、 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 讲读课文,词句训练。
1、 讲读第4自然段。
(1) 指名读,理解课文。
(2) “从那以后”的“那”指什么时候?
(3) 这一段时间里我国发射了哪些卫星?说明了什么?
数量大:48颗。
品种多: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科技技术试验卫星。
质量高:划出有关词语并说明理由。
时间短:课文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卫星在短短30多年里成功发射的?补充介绍有关知识和图片。
2、 读课文,并试着背诵,可进行填空练习,为背诵做必要的铺垫。
三、 背诵课文。
四、 小结,完成作业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都是“家用电器”
- 事在人为
- 去秋游的一天
- 我们的校运会
- 遗憾
- 学咏春拳
- 快乐的校园生活
- 好吃的西红柿
- 蜜蜂飞进了教室
- 捉迷藏
- 骄傲的小白兔
- 第一次洗书包
- 国庆游记
- 我的小弟弟
- 喷泉
- 中国财政改革中几个全局性问题的思考
- 英文商标汉译的原则及方法
- 政府收入回归财政问题初探
- 对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
- 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一)
- “化学平衡的移动”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重构策略
- 财政透明度研究述评
- 高中化学新课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探索与实践(一)
- 外事翻译的特点
- 浅谈人民调解向企业延伸的意义(1)
- 在《实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财政政策目标重新定位及其改革思路
- 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 中餐菜单的英译翻译策略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一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二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翠鸟》课堂教学实录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三
- 《画杨桃》综合资料
- 《画杨桃》课堂简评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三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 《找骆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