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9
《青蛙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一
一、 教材理解
本课为科普小品,介绍了青蛙的习性和眼睛的特点,以及人们利用这一特发明“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的情况。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样是死苍蝇,当面它不动时青蛙不吃,但让它动起来时,青蛙很快就把吞了。第3自然写对发生上述现象原因的解释: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第4自然段写人们据此制成了“电子蛙眼”,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2、 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3个新词,知道“敏锐”和“迟钝”是一对反义词。
3、 能给第1自然段选择合适的意,能根据第4自然段的意思把概括意的句子补充完整。
4、 读懂第3自然段,能按要求划出句子。
三、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初读课文后,可让学生说说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对什么最有兴趣,还有哪些问题。
2、 教学第1自然段。
这一段有4句话。第1、2句写青蛙最爱吃什么。第3、4句写它捕捉昆虫的本领极大。
“跳”、“伸”、“卷”写出了它动作的敏捷,“只要……就……”表明它一旦出击决不失误,“鼓着一双大眼睛”则暗示了青蛙捉虫“百发百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眼睛。可着重让学生通过有关词语体会青蛙善于捉虫的表现和原因,再完成课后第3题。
3、 教学第2自然段。
本段共5句。第1、2句写青蛙不吃死苍蝇:第3、4句通过一问一答,告诉我们青蛙并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才不爱吃:第5句写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现象:青蛙把死苍蝇给吞了。可引导学生比较第2、5句中青蛙的表现有哪些不同,并据此推测原因,初步解释这种矛盾现象。
4、 教学第3自然段
这一段揭示了前一写到的矛盾现象发生有根本原因,在于青蛙的眼睛很特殊。可利用作业 本第5题进行教学。对于说明青蛙看动的东西很“敏捷”那句话,还可通过与“虫子在飞……它都能分辨清楚?”一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话是怎样用“只要……不管……”的句式把青蛙眼睛有“敏锐”写具体。
5、 教学第4自然
这一段写人们利用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并用于监视飞机。“立刻判断”写出了“电子蛙眼”的敏锐,“准确地指挥”突出了它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段段意可概括为:人们制成了“电子蛙眼”,用来监视飞机,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6、 知识拓展。
(二)媒体运用
有青蛙眼睛放大特写和青蛙捉飞虫过程的动态课件,用于学习第1、3自然段体会青蛙捉虫本领极大,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
(三)作业 指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求是”报名记
- 那次,我真的高兴了
- 我最喜欢的一次活动
- 我发现里壁虎逃生的秘密
- 哈,我当叔叔啦!
- 教师节的“礼物”
- 成功的喜悦
- 手机失踪记
- 我的一件傻事
- “高兴极了”、“糟糕透了”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上行下效的后果
- 成长的滋味
- 决择
- 南沙的厉害
-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 浅谈数学课中知识迁移的作用
- 浅谈对高校体育课增加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的思考
- 试对我国地方审计体制改革的探讨
- 关于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 加强高校内部公共关系建设和谐校园-公共政策论文
- 试论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谈自控能力的培养
-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公共政策论文
- 国企内部审计问题探究
- 现代公共政策理论与古典公共性观念-公共政策论文
-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公共政策论文
- 我国企业风险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 浅析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公共选择学派的民主表决理论简析-公共政策论文
- 论审计委员会职责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二
-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吧》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五
-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一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五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四
-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四
-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之三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