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31
五彩池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哪些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图、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颐和园吧,你们一定会很喜欢这个又大又美丽的公园。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像展开的一幅画卷,把园内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景物生动地描绘出来。我们随着笔者一同前往中外闻名的颐和园,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园内的美景?
(教师板书课题。)
二、认真读文,理清脉络
(一)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不懂的词语;标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二)请6名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思考:作者游览的顺序是什么?
(三)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实际上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
第2自然段讲长廊的景色。
第3自然段讲在万寿山脚下看到的景色。
第4自然段讲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
第5自然段讲在昆明湖畔看到的景色。
第1自然段讲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6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四)试着给课文分段,讨论。
讨论结果:3、4自然段都是写在万寿山看到的景色,可以合并为一段。
(五)总结全文共分5段。
本文是按游览的顺序写出颐和园的美丽。
三、朗读课文,划句欣赏
同学们,颐和园的风景美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认真看书,注意描写景色的句子。
(二)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找并划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三)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指名读或齐读,欣赏颐和园景点之美。
如: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小结:本课时从预习入手,着重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有6个自然段,又用同并异分的方法将课文分为5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旧教材与新教材
- 红灯面前请你停一下
- 保护环境,人人有则
- 盐水泡过的菠萝为什么更好吃?
- 镜子
- 让世界充满爱
- 我成功了
- 毒品猛于虎
- 别开生面的游泳比赛
- “9”和“6”
- 树杆为什么涂上白色的油漆
- 由孔雀开屏想到的
- 假文盲
- 呵护森林
- 读书的乐趣
- 独特的俄罗斯文化
- 今夏,来瑞典晒吧
- 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实践
- 小猪短租:“中国版Airbnb”是怎样炼成的?
- 寻找生活的新鲜感
- 陈独秀国民性批判思想研究
- 南漂族的大病保险规划
- 关于数字档案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探讨
- 散户炒股赚钱还是比傻,小股民在股市如何玩
- 数字档案安全应用探析
- 崖柏:潜力股还是概念股?
- 档案本质属性之我见
- 购买人身保险应避免的五大误区
- 离披错落 淋漓突兀
- 诗书合璧 健笔抒情
- 《李时珍》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设计
- 《元帅的故事》教学札记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 《李时珍》教学设计
- 《李时珍》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札记
- 《李时珍》教材理解
- 《李时珍》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 《李时珍》教材理解
- 《李时珍》教学设计
- 《李时珍》教材理解
- 《李时珍》教学设计
- 《李时珍》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