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西门豹
教案示例一
15.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课文。
3. 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 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
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管理邺这个地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四、朗读课文
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生讨论交流。
3.统一看法。
起因(l-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 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导入
指名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朗读课文。
二、探究课文第一部分(1一9自然段)——摸清底细
1.指读思考:来到邺后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
2.先自学课文,整理勾画,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提出的问题
老大爷的回答
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
明确: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①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给闹的。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③新娘从哪儿来?——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了,人口越来越少。④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5.师点拨;课文第九自然段中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1)自由读、指名读。
(2)先发表各自的看法。
(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能力。)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看,河伯还真灵。因为每年给河伯娶媳妇后,漳
河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事实上,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和官绅正是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6.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过渡:是怎样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
1.自学课文。
提示:把课文中描写到漳河边送新娘的部分多读几遍,抓住他是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句子,说说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2.小组合作研讨。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出示课文插图)
要点:(1)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要“选一个漂亮的”,并不是真的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着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麻烦”是从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
(2)等了一会儿,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样子给众人看。“还不回来”并不是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表面上是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也投进漳河里去。)
4.讨论: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她的办法妙在哪里?
5.生体会将计就计、假戏真做、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
(提示: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目的是将计就计,使老百姓真正认识巫婆和
官绅的真面目,通过假戏真做,严惩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达到了破除迷信的目的。用事实教育了老百姓。)
6.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是什么?
(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受的过人才智。)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6自然段)——兴修水利
l.生齐读这一段。
2.概括主要内容。
(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3.“庄稼年年得到了好收成”这说明了什么?
(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
五、朗读全文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是个怎样的人?
2.生发表意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作主、为民除害。)
六、练习复述课文
要求:①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顺序。
②注意用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
1.生自由练习复述。(出示课文插图)
2.指名到台前复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国庆60周年
- 祖国母亲
- 小太妹的改变,只因你
- 前途怎么办
- 第一次滑草
- 书海泛舟
- 成长,需要快乐
- 快乐的国庆节——国庆节
- 再见中国海
- 祖国的明天会更好——国庆60周年
- 雨——关于雨的
- 我爱我的祖国
- 生活中充满意外
- 我的童年
- 庆国庆 颂中华——国庆60周年
- 试论如何弘扬遵规守纪良好风尚,进一步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 基于经济政策学视角的沿黄经济带发展研究
- FDI、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 辽宁省国有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情况与对策研究
- 关于多媒体软件工程的研究
- 郑州地区电力报装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范
-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及税费结构研究
-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及效果分析:2008―2014
- 我国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 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甄别问题的思考
- BPM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应用研究
- 谈广义价值论与狭义价值论之争的辩论意义
-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发展对策
- 多维协同环境下的流通产业人力资源培育研究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 《地下森林断想》作者简介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公输》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公输》说课设计
-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地下森林断想》练习设计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设计
- 《公输》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