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语文学习方法:汉字字形推断法

语文学习方法:汉字字形推断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2

语文学习方法:汉字字形推断法

正确书写汉字是汉语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知识,非要下一番硬功夫不可。

但是,具体到解答高考题,还是有门径、有窍门可寻的。下面略谈几点。

一、分析错字类型,对症下药。

错字类型主要有同音而误、形近而误、同音形近而误这三种。例如:

望穿秋水,“穿”误写成“川”。以逸待劳,“待”误写成“代”。尾大不掉,“掉”误写成“调”。——这是同音而误。

“偃旗息鼓”的“偃”误写成“揠苗助长”的“揠”。“严惩不贷”的“贷”误写成“货”。——这是形近而误。

目不交睫,“睫”误写成“捷”。直抒胸臆,“臆”误写成“意”。遗憾终生,“憾”误写成“撼”。食不果腹,“果”误写成“裹”。民生凋敝,“敝”误写成“弊”或“蔽”。雷霆万钧,“钧”误写成“均”。响彻云霄,“霄”误写成“宵”。——这是同音形近而误。

纠正的办法,辨析字义、词义,读准字音,多留心,巧记忆,还要具备一些分析推断能力。

二、依据形旁辨析字义,字义词义相结合推断汉字的正确书写。

例如,直抒胸臆,“臆”从“月”,与人体有关,指胸。胸臆代指心里的话或想法。“臆”不能写作“意”,否则就成了“胸中的思想”,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再如以逸待劳,词义是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待”等待的意思,故不能写作“代”,不是以安逸代替疲劳的意思。

上述所说方法对辨析推断同音字、形近字、同音形近字字形尤其重要。

例如上面提到的“偃旗息鼓”与“揠苗助长”。“偃旗息鼓”的“偃”从“”,原指人仰面倒下,引申倒下、放倒的意思,词义是放倒战旗,停击战鼓,指停止战斗或秘密行军的意思。“揠苗助长”的“揠”从“”旁,“拔”的意思,原指拔高禾苗以使之更高的意思。通过字形辨明“偃”、“揠”的字义区别,再结合词义,认真推断,也就不会把字写错了。

又如词不达意、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望文生义、顾名思义、言不及义,这些词用“意”还是用“义”,较难区分,这就要求首先把这两个字含义搞明白,再结合词语的含义进行辨析推断。

“意”指意思、“义”指意义,前者从“心”,侧指主观,词不达意,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用“意”不用“义”,强调主观思想、想法。后者侧指客观,望文生义,顾名思义,言不及义,词义都强调词语、事物自身含有的意义,强调词语等本身的客观含义,故用“义”不用“意”。

又如和衣而卧、和衷共济、和盘托出、同心合力、貌合神离,用“和”还是用“合”,不好区分。

“和”有连带的意思。“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用“和”,连带着衣服睡下的意思。“和盘托出”的“和”同样的含义。“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和”和谐、和睦的意思,不能用“合”。

“合”是结合到一起的意思。“貌合神离”,合、离相对,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怀着两条心,故不能用“和”。“同心合力”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用并列式短语结构进行推断。例如(括号内为错字):

先礼(理)后兵拐弯抹角(脚)厉(利)兵秣马名缰利锁(索)

真知灼(卓)见远见卓(灼)识得陇(垄)望蜀风声(生)鹤唳

珠联(连)璧合惹是(事)生非山清(青)水秀青(清)山绿水

沧(苍)海桑田删繁(烦)就简变本加厉(利)兵荒(慌)马乱

并列短语的特点是位置相对的词语语义相对或相近。

上述词语中“先礼后兵”,“礼”“兵”相对,礼指礼貌,兵指强硬的手段;前后参照理解,“礼”就不会写成“理”,“兵”也不会写成“宾”了。

其他的,“弯”“角”、“厉”“秣”、“缰”“锁”、“真”“灼”、“远”“卓”、“陇”“蜀”、“声”“唳”同义或近义可相互提示或暗示,结合词义一般也不太会写错。另外联合、是非、清秀、青绿、沧桑、繁简等可以组成词语记忆,只要掌握了规律,更容易记牢。当然也有例外,像上面的“变本加厉”“兵荒马乱”就要根据词义记忆了。

四、用排除法进行推断。

例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销脏弊绝风清林阴路两全其美B清净察言观色摄相机大才小用

C抱负兵荒马乱吓马威闲情逸志D贸然披沙拣金绿茵场甘之如饴

分析:A项,销脏,“脏”应为“赃”,指赃款、赃物,应从“贝”。“林阴路”词义指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故“阴”应作“荫”。B项,有可能考查的词语:净(静)、言(颜)、相(象)、才(材),通过对字、词义的分析,发现后两个词应为“摄象机”、“大材小用”。同理,C项可能错的字为:抱(报)、荒(慌)、吓(下)、志(致),分析确定后两个词为下马威、闲情逸致,最后选出答案D.

上述方法要结合使用,但必须强调的是分析推断一定要建立在对知识的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只有大量地占有知识,才能培养起对汉字字形的敏感,才能敏锐地捕捉到命题人命题的关键,从而作出正确的推断。如果离开积累,一味地投机取巧只能是竹蓝打水,更谈不上实际应用,这也就完全背离了高考宗旨,是不可取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洗袜子
老鹰捉小鸡
爱的生日
有趣的实验
记一次购物经历
护蛋
护蛋的故事
今天我洗碗
一张照片
我参加长跑比赛
我喜欢的卡通明星
好热闹的交流会
难忘的一件事
校园的早晨
钉扣子
关于我国高校管理科学化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基础贸易合同对信用证独立性的干预(1)论文
浅议国际避税的若干问题(1)论文
试析教学管理的科学发展
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以河南文献网为例
试论油画写生中的情感传达
浅谈巧用多媒体提高高考生物总复习的效率
关于机读目录中地方文献主题标引的探讨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程序和法律问题概述(一)(1)论文
用PDF文档制作特色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实践
对国家豁免理论的反思(1)论文
试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1)论文
试析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论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中国地方志(旧方志)资源库的设计与展望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乌塔》阅读提示
区别对待不同学段,使得学生有效学习
《乌塔》近义词反义词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乌塔》中心思想
《乌塔》难句解析
让独特的情思与语言共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案例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反思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人格教育点滴谈
《乌塔》写作特点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学会改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