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望、闻、问、切”的试卷讲评教学
“望、闻、问、切”的试卷讲评教学
众所周知,考试仍是目前较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在为考试“变脸”的同时,也要为考试“洗好脸”,做好考试的善后工作——讲评试卷。走进“望、闻、问、切”的试卷讲评教学,就是教师要在认真阅卷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考后心理类型,学会用“望、问、闻、切”的中医诊疗法,对之进行细心观察,摸准病灶,悉心调控,对症下药。
一、放任心理型
望:这类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往往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闻:这类学生在课堂上一般学习都不够努力,主要表现为不能真正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考试成绩一般处于中上水平,但往往自我感觉不错。
问: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及时提醒他们,随时关注他们考试后出现的心理问题,适时帮助他们分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让他们做到心里有数。
切: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利用试卷对他们进行正面的情感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更高的人生目标。
对症下药:首先,教师要及时鼓励,并引导他们取长补短,帮助他们深化知识体系,活化思维方式,消除他们的放任心理。其次,讲评试卷时,教师要依据考纲要求讲清知识点的本源,沟通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稳固的知识体系。第三,讲评试卷时,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迁移热情,活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表扬他们答题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思维亮点,让他们消除放任心理,重新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第四,共同回顾和讲解考点内容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面部表情,适时提问跃跃欲试的学生,并表扬他们的思维亮点。
二、羞怯心理型
望:这类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往往是低着头,不敢直视老师。这是因为他们此时已经有了羞怯感。这就要求教
师在讲评试卷时要和蔼可亲地启迪他们,鼓励他们,及时调控他们这种羞怯的心理,阻止其进一步发展。
闻:这类学生在课堂上一般都学习比较认真,但是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都比较差。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学生在考试中得分较低时,往往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还会怀疑自己的智商。
问: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及时解决考试后出现的心理问题。
切:对这类学生,教师讲评试卷时切不可说“这一错误非常低级”之类的话,而是要鼓励他们,通过点拨指导,引导他们触类旁通地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让他们从成功答题中重新找回自信。
对症下药:讲评试卷时,教师要根据这类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大多数学生都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具体地讲,就是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多角度阐述发生错误的原因及其本质,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题的思维突破口,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
三、自满心理型
望:这类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往往会表现出趾高气扬或满不在乎的神态。这表明他们已经产生了自满心理。
闻:这类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一般都比较强,掌握学习方法和迁移知识的能力也很强。他们的考试成绩也每次都很好。
问: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及时提出批评,并在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后督促他们改正。
切:对这类学生,教师要找准突破口严格要求,使他们始终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对症下药:讲评试卷时,教师要根据这类学生的答题情况,结合具体的试题,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思维,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消除自满心理。
试卷讲评教学的成败在于其是否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斗志,以及是否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迁移利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讲评试卷时,教师要提倡平等交流和讨论,让学生知己之能,从而萌生超越自我的自信,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梦想
- 记一次家务
- 这件事,我做错了
- 我喜欢跆拳道
- 一个熟悉的人
-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樱桃
- 小兔
- 无题
- 难忘的六一
- 梨花
- 小区的景色
- 喝可乐
- 吹泡泡
- 洗碗记
- 奶奶
- 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拓展
- 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 浅谈应试教育中的舞蹈教育
- 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发声的高位置
- 内河运力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 诗的音乐,音乐的诗—谈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特征
- 城市轨道交通封闭曲线线路列车定位技术
- 试析我国军旅歌曲的艺术特征
- 影视艺术的审美思路
- 浅谈音乐院校加强专业外语教学的社会意义
- 论新课程标准下音乐的个性培养
- 小议瑶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
- 对《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思考
- 原生态乐器及音阶的对比解析
- 《给予树》教学设计9
- 《给予树》教学实录
- 《给予树》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 《给予树》教学设计2
- 《给予树》教学设计10
- 《给予树》教学设计3
- 《给予树》教学设计6
- 《给予树》教学案例
- 《给予树》教学杂谈
- 《给予树》教学设计8
- 《给予树》教学设计15
- 《给予树》教学设计1
- 《给予树》教学设计7
- 《给予树》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 《给予树》第一课时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