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4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大意是: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这里,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见《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奇妙的课
- 梧桐树
- 生日快乐
- 我家楼下的无花果树
- 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 桔子
- 特殊的贺卡
- 学钓鱼
- 踢毽子
- 过生日
- 老鹰抓小鸡
- 失败+勤奋=成功
- 金西瓜
- 今天我当“爸爸”
- 做贺卡
- 论特色建馆
- 浅谈化学史教育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
- 浅谈数据处理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 建立地方志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初探
- 探析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及改革
- 探析生态化学——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
- 试析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探讨
- 辽宁地方志的价值与利用
- 探讨语文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理论的融合
- 关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 对地方文献工作的再认识
- 试论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
- 谈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概念及采访
- 近十五年来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状况分析
- 结合省(区)情谈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 《幸福是什么》教后反思
- 《幸福是什么》教后反思
- 《去年的树》相关链接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
- 评书生小学毛正伟老师的《幸福是什么》
- 《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
- 关于友谊的名言
- 《去年的树》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忠诚与失信的约会──古代诚信故事
- 新美南吉简介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及反思
- 《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
- 《去年的树》课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