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7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一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习。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习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秋天
- 家乡的杨柳河
- 秋之韵
- 拙政园的荷花
- 学校的操场
- 喜欢
- 上海的夜景
- 校园的一角
- 小花园
- 秋天的美丽
- 雨
- 观雨
- 步行街
- 夏季的景变化了
- 这是什么
- 激光激发兰姆波在含内部缺陷的薄膜中传播特性的研究
- 新时期铁路施工企业的物资成本管理探讨
- 体制成了遮羞布
- 钳工实训教学方法探究
- 《化学实验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 从服务创新角度谈高校档案部门“为”与“位”
- 高职通信专业就业问题探析
- 钢铁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监控体系构建探析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策略
- 论企业负债经营
- 能力本位下中职数学考试改革初探
- 全区一季度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课程改革探究
- 高校物流人才供求平衡的调控与物流产业升级的融合性
- 我国高等教育教材供应管理历史嬗变及发展趋势
- 《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三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三
-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四
- 《游褒禅山记》课文背景知识
- 《记念刘和珍君》的朗读教学
- 《游褒禅山记》通假字
- 《游褒禅山记》课文品读
-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五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之一
-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一
-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二
-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点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