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孟浩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基础知识,落实字词。
②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理清文章结构
③明确人物评论写作方法,掌握主次。
2、过程与方法
①注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搜集资料、人物评点。
②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对文本的质疑、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孟浩然的人品,品味其诗歌'淡'的特点。
②把握闻一多对孟浩然'人品与诗品'评价内涵,理解和学习孟浩然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节操。
【教学过程】
导入: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那孟浩然则是点缀其上的一滴晶莹露珠,其充满魅力与特色的诗风在盛唐独树一帜,也为其在人才济济的诗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同学们能否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孟浩然的诗歌有哪些?(《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我们常说'中国古诗写胸襟,是人格美的自然流露',那么孟诗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和感受?
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闻一多先生也是一位诗人,所谓'英雄惜英雄',相同的志向与情趣使闻一多似乎带着我们在与孟浩然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那么同学们在快速阅读文章之后,能否先找出作者是选择了一个怎样的角度对孟浩然评价的?
(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分析理解:
围绕这个评价的核心,那我们先来读文识人,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孟浩然的句子,看看闻一多是从他哪些方面来写这位诗人的?
(①、相貌:'颀而长,峭而瘦'、'白袍'、'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精朗奇素'。)我们能否闭上眼镜想象一下,孟浩然正向我们走来,他……好请一位同学具体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孟浩然好吗?(落实'淑清''散朗'具体含义,为下面诗歌风格铺垫。)
(②、他的信仰与家乡的紧密关系)你找到了几点依据?
正是这样一个瘦高飘逸之白衣书生,外貌温和俊朗,气质清远超俗;怀着一份对古人隐士无限仰慕的情怀傲视凡尘,超然物外。常言道:有怎样的人品就会有怎样的文品。那么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为我们评价孟浩然的诗歌的呢?
(①'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
学生分小组研讨,孟诗量和质不多的原因,结合具体文句交流分析。
(②'淡到看不见诗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那么闻一多所说的这类真正孟浩然的诗,都有哪些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呢?你认为作者最欣赏的是诗的什么?
小结提升:
最后作者得出了一句总结性的评价: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忘掉'孟浩然的诗'。看似很简单而普通的一个句子,其间却蕴藏着闻一多的一颗诗心,也是闻一多唐诗研究的独到之处。作者更欣赏得是孟诗中蕴含的那种'风神散朗''风仪落落'的神韵。正是一份温和俊朗、清秀超俗的外形,与傲视凡尘超然物外的修养气度,才得以形成孟诗的'淡'。
无独有偶,清代也有一位文学评论家沈德潜曾这样评价过孟浩然的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孟诗的'淡'并不是单纯的语言直白。最吸引人的恐怕还是他貌似平淡的言语下,却有着令人玩味的神韵。
对比阅读:
为了更好的感悟孟诗其中的'淡',那么我们对比同一题材的诗歌,一个是诗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个是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诗如其人,人如其诗'的道理,品味一下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以及孟诗之中的'淡'味。
结语:
在别人诗是人的精华,而孟浩然最好的诗则是孟浩然本人。'诗言志、诗言情'闻一多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了诗人心灵的微妙感受,从而把握其诗歌艺术风格的精髓。最后让我们用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的佳句来结束今天的课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临登。'愿大家更好地学习借鉴孟浩然等古代先贤的求实精神和高风亮节,成为时代的风流人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十三岁的天空
-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 未来的探测潜艇
- 美丽的梦
- 赛场人生
- 永恒的瞬间
- 静静的夜,静静地想
- 累了,就睡吧!
- 感恩父母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在内心的孤独中,活出个性
- 我爱梦幻
- 美丽的沙滩——游亚龙湾有感
- 兔子营救小袋鼠
- 放学以后
- 浅谈煤炭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 影视业在成本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 现金流量表填写的理论解析
- 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创新及运用
- 采矿权抵押贷款在煤炭企业的应用研究
- 对当前交通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的思考
- 企业资金集中管控模式与实践探讨
- 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路
- 转变职能 提升价值 服务企业稳步发展
-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内部审计的措施和方法
- 浅谈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
- 浅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 航空产品实施全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 优先股融资的风险与策略
- 浅谈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 基础训练6
- 6.参观人民大会堂
- 12.跳水
- 14 麻雀
- 23.*总司令换房子
- 19*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教学要求
- 18* 猎人海力布
- 25.雷锋日记二则
- 10.*小木船
- 基础训练1
-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写例话)
- 7.鱼游到了纸上
- 26* 大森林的主人
- 17.亲人
- 9.爬天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