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赏析《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写法,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三首描写春夏不同景色的诗。板书课题 :《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三首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读准确)
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屐齿 扣 潋滟 亦 抹
3.简要交流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三)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指名读课文。(读准、读熟)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3.在小组里讨论,解决质疑。
4.交流:按小组向全班汇报,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适时点拨:看图(或出示相应的课件)展开想象,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
5.反复吟诵。(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背诵古诗。
提问:诗人向我们描述园子里的景象了吗?为什么?
让学生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着画龙点睛之笔,这比那一览无余、面面俱到描写春天景象,不知要高妙多少倍。因而能发挥读者的形象,使诗句委婉含蓄,耐人咀嚼。
6.开拓联想,激发创作。
我们已经充分感悟古诗所描述的意境的了,同学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绘画,自由创作。
(四)作业
你还能背一背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吗?
附:板书
《游园不值》
屐齿 扣 潋滟 亦 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比较《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板书课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回忆学法
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首诗的?
小结板书:
1.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什么景象?)
2.质疑、讨论和交流
3.反复吟诵,
4.看图想象,绘画创作。
(三)学习新课
1.我们已有了学诗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后两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
(1)同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苏轼笔下的夏天和杨万里笔下的夏天一样吗?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着来阅读。(在诗中画批)
(2)观察图画(或播放课件)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叙后议,写西湖晴雨天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议后叙,写了满湖荷花荷叶;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4.朗读诗句,展开想象。(教师可播放课件,学生吟诵)
5.指名吟诵,背诵。
(四)激情创作
请同学们任选一首你喜欢的描写夏天的诗,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五)作业
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自己创作的画。
附: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苏轼) (杨万里)
西湖晴雨天气 满湖荷花荷叶
学法:
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交流,
反复吟诵,想象,绘画创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狂想
- 寂寞
- 幸福
- 学习生活
- 体育运动
- 下棋
- 生活的日子
- 朋友
- 渴望
-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 怀念童年是的伙伴
- 风雨中的万寿菊
- 忧丝
- 隐私
- 感受初三
- W君与创业狂潮
- 可疑的批评家
- 好作家的内心注定是孤独的
- 直男宜家(四)
- 20世纪80年代整党中否定“文革”的教育
- 中国乡村社会的“孝道衰落”
- 吴教授的梦想人生
- 我自轻盈我自香
- 李大钊对《论自由》的误读
- 大海捞针与有难度的写作
- 愿所有的美好都成风
- 轨迹(组诗)
- 尊严与孤独(八章)
- 春秋战国的另类文化阵营
- 在雷同中突围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秋水》学案
- 2010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曹刿论战》
- 中考语文必读名著《鲁滨孙漂流记》相关练习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导学案
-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记承天寺夜游》
- 初中(1-6册)古诗文中的成语总结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鱼我所欲也》学案
-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得分点分析报告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捕蛇者说》导学案
-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
-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陋室铭》
-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专项练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桃花源记》
-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爱莲说》
-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论语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