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7
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谁能说一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2.简介李大钊。
(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1)正音:待会儿、沉着
(2)指名回答思考题。
(课文主要讲了李大钊同志的三件事: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
三、分小组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10个生字的字音,会用生字组词。
2.理解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3.辨析词语
阀( ) 娱( ) 僻( ) 怖( ) 宪( )
伐( ) 误( ) 避( ) 布( ) 选( )
胖( ) 刑( ) 押( ) 舅( ) 绞( )
伴( ) 形( ) 胛( ) 臼( ) 较( )
四、分组探究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3.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4.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入 新课
(投影出示上节课归纳的疑难问题。)
二、合作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找中心句。
(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样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学生会很快找到答案: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2.围绕“信心”一词,展开联想。
(引导学生围绕“信心”一词,联想到战争年代革命英雄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是因为他们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定会取得胜利,才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将生死置之度外。)
3.学习“被捕前”。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精神。
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1)“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4.学习“被捕时”。从人物的神态中体味人物的品格。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2)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5.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①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③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
6.学法迁移,自学“在法庭上”。
(可放手让学生按以上的方法,讨论、自学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学生会很快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通过讨论,分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可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深化理解。)
三、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教师应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
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同学之间展开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收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理解内容;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认为值得深人体会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必要时给予点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讨,引导学生品析人物语言,体味人物神态,感受李大钊的精神及品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QQ宠物
- 工作狂——爸爸
- 一件后悔的事
- 粗暴的伯父
- 捉螃蟹
- 可爱的“小老鼠”
- 难忘的奥运会开幕式
- 2008年科尔沁国际夏令营
- 我们的学校
- 我
- 学骑自行车
- 蚊子复愁记
- 忠实、可爱的小狗
- 下棋
- 象棋班的同学
- 试谈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1)论文
- 谈客家说唱音乐
- 论中国电信行业的营销渠道
- 市场营销学不同定位概念区分标准与相互关系分析
- 改革开放: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
- 两种说唱形式对比研究
- 略论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三个基础
- 浅谈加强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构建
- 简论继续解放思想与深化改革开放
- 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的重要作用研究
- 角色设计对动画制作的实用性
- 关于对创新基层党校培训模式的思考
- 浅谈现代中国修辞哲学方法论探讨
- 分析基于4Ps物流企业服务营销之策略
- 让每一位学生成功
- 《一夜的工作》(二)阅读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一夜的工作》训练素材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讲义讲解篇
- 《一夜的工作》范文习作
- 《一夜的工作》随堂演习提高篇
- 《一夜的工作》教学难点
- 《一夜的工作》(一)积累篇
- 《一夜的工作》教学目标
- 《一夜的工作》老师语录
- 《一夜的工作》写作指导
- 《一夜的工作》教学重点
- 《一夜的工作》随堂演习巩固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字词梳理
- 《一夜的工作》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