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4《为人民服务》
4《为人民服务》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
2、认识写作背景,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1、揭题
2、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简介背景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司马迁 鸿毛 李鼎铭
鸿毛——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买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会——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抓住中心。
1、自读课文,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学习第一节
3、自读第二节,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中哪句最重要,为什么?
(3)指导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必有的人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归纳段意,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5)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
4、想想,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人物。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死,对待困难,对待同志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
2、明确课文中心思想,能理解这个中心思想作者分几层来说的。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
回忆第二节的学法
二、学习第三节
1、运用第二节的学法自学第三节
2、交流
段意: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就……”
找到带有这些关联词语的句子,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每句说的是什么?齐读这4个句子。
4、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理解: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社会背景: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陕北开门人士李鼎铭先生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更加精干,更有力量。
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四、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写了几层意思。
板书设计
完全 彻底
死的意义——生死观
为人民服务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联系实际谈体会,初步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背诵课文第三、四节。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反复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1
3、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一共讲了几层意思?
二、联系实际,谈体会
1、联系张思德同志的生平,说说他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2、谈谈怎样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打下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3、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作为小学生怎样力所能及地为人民服务?
5、说说你周围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6、说说你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三、反复谈第三、四节,直至成诵。
1、回忆第三节,按“说理——举例——说理”把它分为三层;
2、回忆第四节有哪三层,每层各讲了些什么。
3、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
四、作业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我是为人民服务的,( ),如果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你说的对,我们( )改正。
(3)( )他是做过一些有意的工作,我们( )要给他们送葬开追悼会。
2、修改病句。
(1)他出席了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短跑竞赛。
(2)六年级的同学都尊重小学生守则。
(3)这本书我整整用了半天的时间才看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初中生活的苦与乐
- 《论语》的温度
- 岁月如歌——无人喝彩的回忆
- 由衷的欣赏
- “善待”的快乐
- 我班“动物册”
- 岁月如歌
- 岁月如歌
- 美好的初中生活
- 岁月如歌——初中生活二三事
- 学习与思考
- 深邃的色彩
- 夫子春秋
- 初中生军训日记与心得体会
- 孔子,我们永远的神往
- 文化艺术视野的海派话剧
- 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 关于我国司法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构想(1)论文
- 搜索引擎排名与电子商务搜索营销分析(1)
- 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及其创新思路探究(1)
- 论软装饰在居室空间的人文色彩与文化内涵表达
- 解读中国营销密码—中国转型市场营销之特征(1)
- 论毛泽东的发展观偏向
- 五彩缤纷的文学王国
- 汉代艺术的特性综述
- 21世纪的营销主流--绿色营销(1)
- 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
- 对于多元视野的民族音乐艺术简析
- 论《驿站长》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 绿色营销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色定位(1)
- 《自然之道》写作指导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字词意思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整体阅读感知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自然之道》趣闻趣事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二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意思
- 《自然之道》作家及作品介绍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感动是一种养分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问题探究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文学常识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梳理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