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5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的确是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4.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巴金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著名作家,以前曾经读过他的《海上日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他的作品。板书课题。
2.播放《》情景朗读,边看边思考:作者去了几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你喜欢哪一次的?为什么?
二、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指的是什么?
3.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5.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6.质疑。
三、交流预习情况
1.指读课文,正音。
2.解题。
3.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的收获。
4.作者几次去“”?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5.美读。
6.质疑,同学间通过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深入学习时解决。
四、理清课文脉络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时看到的情景。
第四段(14):作者对“”的赞美和留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鱼
- 抗震的英雄
- 回忆的小屋
- 我期盼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 我爱我班
- 我爱水仙
- 做大事必从小事做起
- 从这里开始
- 爱心的天使
- 咪咪
- 母爱,原来那么简单
- 成长的离别
- 难忘的一天
- 可爱的小白兔
- 我爱我的祖国
-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浅谈当前形势如何做好基层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 楼继伟:获选2014年度“亚洲最佳财长”
- 刘士余:掌舵中国农业银行
- 新时期群众工作刍议
- “三言”中的女性形象
- 试论高职院校历史课堂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其渗入途径
- 浅谈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学教学研究
- 深入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分析
- 新形势下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如何开展工作
- 浅析教育教学中关怀性师生关系的构建
- 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浅析
- 岁月从不虚度,人生总有光环
- 幼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建设初探
- 情景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 小抄写员
- 古诗两首
- 詹天佑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庐山云雾
- 梅花魂
- 草船借箭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你
- 将相和
- 火烧云 教学设计示例 教案
- 梅花魂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20 索溪峪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