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12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总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了解“刻苦、懒洋洋”等词的意思。弄清懒狮子的不练功的原因,读懂狮子妈妈的话。
难点:有些生字音不容易读准,有些生字的字形易与熟字混淆。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
1.出示狮子彩色图画。问:这是什么动物?(狮子)狮子是一种可厉害的动物啦,大家称它为森林之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狮子的课文:(板书课题:23两只小狮子)学生读课题。
3.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两只小狮子的什么事呢?请大家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词、句注意读边贯,不读破。
3.开火车分段请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对照前面读书要求,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
三、导读课文
1.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可一点儿都不一样。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第二段,把讲它们不同表现的词句圈画下来,再读一读。
2.学生汇报圈画的词,教师指导理解词语,练习朗读这两句话。
(1)整天,换词理解就是——每天从早到晚。
(2)滚、扑、撕、咬:可让学生看插图,做做动作、手势理解这样做很辛苦。
(3)从上面所讲的词语可以看出,一只小狮子刻苦。练习朗读这句话。
(4)懒洋洋:可让学生结合第一幅插图上懒狮子的样子:跷着二郎腿,闭目养神,晒着太阳,然后练习朗读这句话。
3.这只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呢?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三到六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准备评价后再朗读。教师在评议中相机进行词句训练。
(1)练功:狮子“练功”,就是指做什么?联系“滚、扑、咬”理解。
(2)读第四段可以联系“慢吞吞”和句尾的感叹号指导朗读。
(3)第六段可以让学生模仿第二幅图上小狮子的动作、神态来练习朗读。
4.懒狮子说的话对吗?听老师读第七段,想一想:
(1)懒狮子想靠谁?爸爸妈妈老了,不在了,要靠谁呢?(要靠自己)
(2)所以妈妈说——你也┅┅(学生接读)
(3)看看第三幅图上妈妈的神态,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第七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看第三幅图上小狮子的表情,想一想:小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会怎么想,怎么做?课后讨论讨论,编编故事,过几天我们开个故事会。
二、指导识字、写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分析记忆“刻、苦、阳、功、抬”几个生字。重点指导“练、谁”两个字。“练”,右边不要写成“东”。“谁”,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完成课后练习2,先观察范字,再描红、临写。
三、词句训练
1.完成练习3。注意“应该”的“该”与“刻苦”的“刻”的区别。
2.完成练习4。先让学生读句子,要求读出语气,再把最后一句抄在本子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
- 我的弟弟
- 一张照片
- 我的爸爸
- 美丽的秋天
- 茉 莉花
- 我爱我家
- 文竹
- 中秋之夜
- 小金鱼
- 游黄山
- 难忘的教训
- 秋天
- 买书
- 洗碗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 中华文化的元色是兼容
- 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 谈《四库全书》
-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 儒家修养论今说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 《火烧云》教学片段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灯光》教案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 《落花生》教学片断及评析
- 《太阳》
- 《翠鸟》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