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之三
教学目标
1、照注释,一字一句地通过自己努力,和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懂。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认识自然,探索客观事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今天学习第30课《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
2、学生汇报预习收获。
3、根据学生汇报,补充有关知识。
二、展示目标
我们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弈》,你能结合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和本课要求,说说这篇课文我们该完成些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明确重点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初读课文。
2、学生谈课文大意。(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将学生意见分歧较大的词句写在黑板上)
3、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小组交流
1、重点理解分歧较大的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质疑、释疑。
(三)汇报讨论,交流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查字典或联系旧知识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1)住关键词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们的解释放在句中说这名话的意思吗?
(2)联系旧知识理解词意。
(3)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
如“孰为汝多知”中“为”在这两课的注释中有“说”、“是”等意思,它们用在这儿恰当吗?想想现在“为”一般可组哪些词,它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同样的,“知”可以变成什么词?
(此外,“问其故”可补充主语孔子;“车盖、盘盂”不必照注释说,可直接说名称┅┅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只要解释清楚、通顺,可创造地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
5、集体评说。
6、想一想: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7、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8、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引发学生争辩,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9、刚才你们已经深入理解了内容,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学生运动自由组合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指导学生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表演出来。)
10、大家再读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给读出来,齐读课文。
(五)自方法,背诵课文
1、理解课文结构,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自己背诵课文,比比谁背得快,背得巧。
3、指名背诵,说方法。
4、集体背诵。
5、总结全文。
重点总结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所用方法,充分肯定学生见解,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3、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书设计 :
日初 盘盂
日初远 日中 车盖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日初 沧沧凉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糖心的故事
- 美丽的诗文
-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 情中苦
- 又见之惜花雨露
- 巧克力
- “救”球
- 令人神往的极乐
- 一件难忘的事
- 草莓
- 雪之韵
- 学校设有小卖部是利还是弊
-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神笔
- 听不见的掌声
- 学习雷锋精神
- 企业经营者对宏观形势及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问题和建议
- 贴标签,这件小事
- 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
- 奇葩?不,那是生活
- 来自天籁的性灵――蒋志鑫
- 中国,到底有没有贵族?
- 也谈TD式中国创新
- 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
- 记忆八十年代
- 达沃斯的中国声音
- 科学管理 优质服务
- 抒澎湃,续风雅 试驾北京现代第九代索纳塔
- 隐现重塑国际分工格局的全球雄心中国步入“大公司”时代
- 1945――德意志苦难元年
- 打造新常态下工业升级版
- 《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
-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 《赠汪伦》教学设计
- 《我盼春天的荠菜》浙教版
- 小学修改病句。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 《争论的故事》的争论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爷爷的芦笛》练习题
- 通情入境 兴趣盎然——《詹天佑》教学片断
- 19卖火柴的小女孩
- 两小儿辩日
- 语文活动教案——对联趣谈
- 六年级语文学科综合素质测试卷
- 《无私的爱》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