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丑小鸭》其它杂项
一、艺术性导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能高起点地进入课堂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意趣、情感、学习成果都有重大影响。
刘老师以书中、电视中、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小鸭子憨态可掬的形象,反衬出了丑小鸭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这一丑象,利用两者强烈的对比和反差,给学生以强刺激,勾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心灵有了震撼和启迪。然后,很自然地在课件中点击出重点词“怪模怪样”,让学生自析,既解决了生字词的学习,又使得到的第一印象深刻起来。
整个导课流水般自然、生动、富有情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彻底改变学生以往“拉着老师的衣角过河”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人,并学有所成。
对于此,刘老师在课中具体实施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图文结合,相得益彰。
图文结合虽说是教学的常见手法,但许多老师在教学操作中没有很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刘老师在这方面的处理就比较成功。她先让学生自由看图,没有作任何提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学习的自主选择权的尊重。再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进行看图读文,并各自阐述自己对图意的感悟,使思维发散,学生乐学。然后,又让学生合作串连故事,并教给他们互相学习的方法。这样做,既可让学生对局部的情节有所掌握,又能领会全文的情感发展,使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合作探究可以让我们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呢?
2、品词赏句,张扬个性。
俗话说:“打蛇打三寸。”抓住重点词句品读,对赏析整篇课文来说就是抓住了要害之处。刘老师首先让学生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使学生对全文有“通识”,并从上一步的说图链接到了文字的感悟上。这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次,刘老师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丑小鸭很可怜,很值得同情的词句——“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可怜的丑小鸭又冷又饿,昏倒在冰湖上。”……围绕这一重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在广泛师生互动,生生互补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充分自主的发展。
三、自读、自悟、自析。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为每位学生的阅读能力、生活经历、价值取向都大相径庭,他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和处理是多元化的,就如有人所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至关重要。
刘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落实了读的方法和过程,以及读的层次和质量。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关键。刘老师首先让学生看图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然后学生自由读进一步理解丑小鸭的可怜,最后抓住重点词句——“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可怜的丑小鸭又冷又饿,昏倒在冰湖上。”……采用多种形式,层层深入地朗读,反复研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可怜的境遇,真正达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融合和感情的升华。
此外,刘老师在课中采用了多样的朗读方法,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心参与。在反复研讨中,提供了合适的朗读量,并使朗读富有层次感,从量的平台飞跃到质的高度。让学生读悟出“做人要善待别人,不应该歧视别人。”的人文内涵,真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四、情感与想象齐飞。
在教学丑小鸭的几次磨难中,刘老师突出了三个侧重点不同的感性化的讨论点。
1、小伙伴们怎样嘲笑他?学生有说“你这么丑,我再也不理你了。”有说“你真是个丑八怪!”有说“你瞧他怪模怪样的,多难看!”……回答五花八门,生动贴切,使学生长上了想象的翅膀。
2、读了第四段,你眼前好象出现了什么情景?孩子们就身临其境地去想象当时的情景,去想象丑小鸭的心情,去想象丑小鸭当时那种可怜的境遇。同学们抓住了“欺侮”“嘲笑”“讥笑”“追赶”“又冷又饿”“昏到”等词语,回答不一而足,精彩纷呈。
3、面对昏到在冰湖上的丑小鸭,如果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同学们的心显然被深深打动了,他们有的大声鼓励丑小鸭要坚强,有的说要把丑小鸭抱在怀里带回家去,有的替丑小鸭表达愤慨和不平。
感性化的讨论,点燃了孩子们的想象,让孩子们在想象中品赏课文,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五、课外延伸,恰到好处。
刘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话说丑小鸭离家出走后,鸭妈妈心里也不好受,因为丑小鸭毕竟是她的孩子。有一天,鸭妈妈收到了一封丑小鸭的信,信上会怎么说?请你们回去写一写——这一作业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不仅使同学们能够更进一步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提高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这份作业非常出彩,最后的效果一定看好。
我想,要让每一次语文教学在孩子们心灵中真正留下痕迹,甚至成为孩子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这也是刘老师的《丑小鸭》一课带给我的启迪。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画蛇添足有感
- 给老婆婆的一封信
- 一碗菜汤
- 我想有个家
- 《和梦一起飞》激励人心
- 难忘的清洁工
- 坚强的小婷婷
- 人行道的自述
- 参加集训 苦中有乐
- 老鼠
- 学校,我爱你!
- 瞧这一家子
- 苦与甜
- 春天的清晨
- 《自相矛盾》读后感
- 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公共政策论文
-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舞弊手段及审计对策
- 基于信号理论的中国IPO市场审计师选择实证研究
- 建设学习型审计机关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 浅谈新课程下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
- 如何撰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 中西方法治理念下的政府公共行政比较研究-公共政策论文
- 让老百姓读懂审计报告
- 基于工作过程的审计实务专业学习领域的开发
- 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与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注释的训诂研究
- 加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的研究-公共政策论文
-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公共政策论文
- 探究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公共政策论文
- 《跨越百年的美丽》
- 《刷子李》教学设计
- 《我最好的老师》一文教学反思
-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教案
-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教学反思
-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教案
- 《千年梦圆在今朝》反思
-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设计
- 《草原》的教学设计
-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教案2
- 《我最好的老师》的评课稿
-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反思
-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