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8
《画》教学设计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有趣的事
- 小猪打针
- 游儿童公园
- 卷春卷
- 买电视机
- 我帮爸爸戒可乐
- 元宵节
- 同学柴云云
- 包粽子
- “难过”又有趣的一件事
- 隔墙猜物
- 过新年
- 我爱看书
- 有趣的黄山
- 都是烟头惹的祸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12)刑法论文(1)
- 计算机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 合同法定解除条件比较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刑法论文(1)
-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刑法论文(1)
- 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刑法论文(1)
- “罪 名” 研 究刑法论文(1)
- 古代中国判例法传统及其启示/周成泓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之不妥_宪法论文(1)
- 程序与宪政(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基因科技法律问题初探
- 论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的实现-
-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我国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探讨
- 桥梁建筑与美
- 故乡的小桥
- 茅以升
- 巴黎圣母院
- 世界最大拱式桥一览表
- 参考资料
- 赵州桥建造“三绝”
- 巴黎凯旋门
- 桥梁发展史
- 赵州桥
- 赵州桥之行
- 卢浮宫
- 捐资助学──希望的桥
- 赵州桥的传说
- 赵州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