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四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在小黑板上写出“资料袋”里的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教学过程〖你正在
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
1、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内容。
2、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3、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并齐读课题,突出“怎样变化”。
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1、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注: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交流。
1、了解黄河的变化,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2、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畅谈启示可以结合最后一自然段和“资料袋”的内容。先放开学生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学生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1、教师小结:我们通过读书和交流读懂了这篇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现在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教师的这段介绍应该满怀激情)
2、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模拟情景,延伸拓展
1、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
注:可以引导学生演讲,写调查报告等。并且要及时反馈,把这个活动比较深入地开展下去。
2、全班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治理黄河的方案。(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
注:1、2项可以选择一项作为重点深入下去。
六、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喜欢的一首诗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救鸟行动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 养鸟
- 冉老师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 友谊之船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劝说
- 同学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9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不要打鸟
- 施工图会审的定义
- 预算编制中经常出现的图纸问题
- 家居设计步骤全面解析
- 短肢剪力墙与短肢剪力墙结构
-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 空间划分基本概念
- 强夯技术的特点
- 西校区北教楼地下室
- 建筑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
- 轻型真空井点降水法
- 混凝土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加强对施工现场签证单管理和监督
- 房屋工程后浇带与施工缝部位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审查原施工图有无可改进的地方
-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 《画家和牧童》 知识点精析
-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趣闻故事
-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1
-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1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2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 《画家和牧童》 重点问题探究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范文习作
-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