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8
《李时珍》教学设计
《李时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从“立志-学医-编书”三个方面介绍李时珍,反映了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医学的精神。课文通俗易懂。本册教材的阅读训练重点“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给自然段分层”是本册本组教材的一个训练要求。根据课文特点及本册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我认为《李时珍》一课的导学应突出一个“读”字:初读,理线索;引读,明大概;细读,识经过;品读,悟精神。
一、初读,理线索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李时珍?板书:立志、学医、编书。
2.找出与上面三方面对应的自然段。
二、引读,明大概
课文第1、2、3自然段是非重点内容,故采用引读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李时珍是何时、何地、怎样的人,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三、细读,识“经过”
(一)指导学生围绕“编书”质疑。
(二)梳理学生提问,并有针对性地释疑。
1.导读第4自然段,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完善的药物书,并进行分层训练。
①引读第1、2句。
②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在书上标序号。引读旧药物书的三个缺点,并指导概括:不全、不详、不准。
③理解句与句的联系:冒号前后两部分是什么关系?(总分)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总分关系。
④旧的药物书有这么多缺点,李时珍有什么想法?(读第3句)
⑤比较理解。
他决心编写一部药物书
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a.默读三句话,比较句子异同;
b.引导学生理解“决心”、“重新”、“完善”的意思,重点理解“完善”:完善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请联系第2句理解。
⑥第2句和第3句是什么关系?(因果)指导用“因为......所以......”说话。
⑦利用附板书指导学生给第4自然段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2.自由读第7自然段,了解李时珍编的《本草纲目》是否已达到完善的要求。
①《本草纲目》达到了完善的要求吗?自由读第7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
②指导朗读,注意突出“伟大”一词。
③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完善”的意思。
3.导读第5自然段,知道李时珍为了编写完善的药物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①读第1句,可以看出这一段主要写李时珍哪方面工作?(亲自上山采药)
②朗读写他亲自上山采药的句子。
③结合课文插图,指导理解“走遍了”,“不怕......不怕”,“拜访”等词意思,学习李时珍严谨科学态度和献身医学的崇高品质。
④出示句子:
他还品尝了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还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a.品尝是什么意思?
b.品尝药材会有什么危险?
c.品尝越多,遇的危险就越大,他明知道这一切,他为什么还亲口品尝许多药材?
d.三句话相比,哪一句更体现了李时珍献身医学的崇高品质?再读体会。
⑤后面4句和第1句是什么关系?(总分)用“--”画出总起句。
⑥教给学生“抓总起句概括自然段意思”的方法。
4.略读第6自然段,了解编书的不容易。
①编写这部书容易吗?从哪些词体会到?用“.”标出来。
②自读体会编书的不容易。
四、品读,悟精神
指导学生品读课文,进一步体悟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医学的崇高精神。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为你骄傲,中国!
- 茁壮成长 恩泽父母
- 论中国落后之原因
- 新世纪,我能行
- 开卷不一定有益
- 广交益友
- 龙威
- 寻找我的人生
- 曾经走过的路
- 直视困难
- 生日请同学吃饭,好吗?
- 散打生活
- 今日之是今日做
- 立志,人生的支点
- 平安是喜 健康是福
- 读《日知录》
- 《王梵志诗》女性题材诗歌研究综述
- 怎样做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
- 建国初期党对社会主义曲折道路的探索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史料价值
- 王源《左传》评点的时代特色
- 青铜材料与人类文明
- 古代文物鉴定浅析
- 新媒体对美国选举政治的影响
- 现代图书馆管理新模式探讨
- 论中国古代的审判怪状“审出多门”
- 计划体制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理论鼓吹时期”的革命派
- 索尔·贝娄成长小说研究的又一力作
- 北宋赐茶初探
- 《李时珍》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 《李时珍》教学札记
- 《李时珍》说课设计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
- 《李时珍》教学札记
- 《李时珍》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
- 《李时珍》课文
- 《装满昆虫的口袋》片断赏析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札记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札记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 《李时珍》教学札记
- 《李时珍》其它杂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