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四季》教学设计9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的设计力求体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与此同时,我的设计整合了艺术学科的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学本课时不仅要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表现自我,获得成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学生状况分析】
该班学生聪明伶俐,反映在课堂上是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由于刚入学不久,学生的朗读存在较严重的唱读现象,只有个别同学朗读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又由于深圳四季不分明,学生对四季的特征不是十分了解,给理解课文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讲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朗读好的学生来起示范作用,课前要让学生去了解四季的特征。
【教学准备】CAI课件、头饰、学习卡片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有四个小精灵要和你们交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师:小精灵春让万物复苏,小精灵夏使大地生机勃勃,小精灵秋让落叶飘飘,小精灵冬使大地白雪皑皑。人们把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课件演示)
(导入生动有趣,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划出生字。
2、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
3、分组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
1、学生交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指导学习“冬”:
⑴指名朗读课文
(出示:读一读)
⑵说一说:听了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说一说)
⑶指名表演雪人顽皮可爱的样子。(出示:演一演)
⑷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⑸学生质疑。(出示;问一问)
⑹学生观看录象,欣赏北国雪景。
⑺师生共同朗读表演。
3、学生合作学习:
⑴小结学法。
⑵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由选择段落,选择学法)
4、集体讨论交流:
⑴学习“春”:
①指名朗读课文
②观看课件:春天,小草刚刚发芽,嫩嫩的,尖尖的,像什么?
③指导感情朗读。
⑵学习“夏”:
①指名演一演夏天的青蛙和荷叶。
②观看课件:说说你还知道什么东西的?
③指导感情朗读。
⑶学习“秋”:
①学生质疑。
②观看课件:理解谷穗为什么弯弯的。
③指导感情朗读。
四、认读生字
1、游戏:四人小组合作,帮助生字宝宝找到各自的家。
2、学生当小老师组织学习生字。
3、考一考。
五、配乐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生字。
2、学习基本笔画。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作业点评。
七、总结全文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四季的美景,学会了许多新的生字。大家有读有写,有说有演,学得非常好。你们瞧,我们教室四周贴了许多四季的图片,课后大家一边欣赏,一边模仿课文也来编编儿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打预防针
- 猜测中的军训
- 中国少年
- 操场上
- 妈妈带我逛超市
- 动物园看花孔雀
- 《狼与羊》的启示
- 雪中去学琴
- 母爱
- 爱——妈妈的无私付出
- 我的同桌
- 妈妈病了
- 看妈妈拖地
- 我的理想
- 我的小电筒
-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 试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谈学生文化意识培养
- 浅析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 浅谈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
- 关于英语教学中融人跨文化意识的策略研究
-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 浅浅论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 关于利用多媒体素材提高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 关于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 浅谈对高等林业统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 试论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与商务文化意识的双重嵌入
- 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如何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 黛玉如何教香菱学诗
- 《范进中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 曹雪芹为何不写吸烟
- 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教学故事
- 《香菱学诗》有关资料
- 《红楼梦》简介
- 一节出乎意料的探究课──探究式教学之《范进中举》
- 香菱身世和性格探讨
- 香菱学诗
- “含读”出意味──由《范进中举》说开去
- 香菱学诗
- 《范进中举》教学实录
- 红楼梦四大家族关系表
- 从香菱学诗说起──王维《使至塞上》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