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指示性there

指示性there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指示性there

提 要:在英语中,由空间指示语there构成的构式可以叫做指示性there-构式。从论域的角度来看,指示性there-构式具有语篇外世界的特征,其作用是把语篇外世界中的某一实体指示出来。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指示性there-构式是人们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的结果。因此,这种构式可视为一种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和参照点的经验完形。我们提出的指示性言语交际事件识解模式说明,指示性there-构式所标示出的空间方位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这种构式是以言者空间为参照来突显被指示实体,从而使之成为交际双方注意的焦点。

关键词:指示性there-构式;经验完形;识解模式;突显性

DEictic There-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 its Meaning Construal

Zhang Ke-d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In English, constructions with the dEIctic there at the sentence-initial position are regarded as a kind of deictic there-construc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universe of discourse,deictic there-constructions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ext-external world, and they are used to point out an entity which is in the text-external world. From the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deictic there-constructions result from the human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of space. Therefore, such constructions are referred to as a kind of experiential gestalt. What’s more, they are also speaker-egocentric constructions with the speaker as the reference point. The construal model of the deictic event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reveals that the space represented by deictic there-constructions is relative and subjective, and that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such constructions, with the utterer space as the reference, are employed to point out the location of an entity which is thus brought into salience and become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both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Key words:deictic there-constructions; experiential gestalt; construal model; salience

1 引言 2 指示性there-构式的性质

2.1 指示性there-构式和存现性there-构式的差异

由于there所具有的不同性质,指示性there-构式和存现性there-构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Lakoff从主语性、可否定性、可嵌入性和可替换性说明这两种构式之间的差异(Lakoff1987:468-470)。第一,存现性there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但指示性there不能。因此,存现性there-构式可以用于疑问句,而指示性there-构式不能。

① There is a man at the door, isn’t there?

② *There’s Harry with his red hat on, isn’t there? (*表示不可接受,下同。)

第二,存现性there-构式可以用于否定句,但指示性there-构式不能。例如:

①There isn’t a man at the door.

②*There isn’t Harry with his red hat on.

第三,存现性there-构式可以用于从属分句,但指示性there-构式不能。例如:

①I doubt that there’s a man at the door.

②*I doubt that there’s Harry with his red hat on.

第四,指示性there-构式中的there可用here替换,但存现性there-构式中的there不能用here替换。例如:

① a. There’s Harry with our pizza.

b. Here’s Harry with our pizza.

② a. There will be a man shot tomorrow.

b. *Here will be

中国 a man shot tomorrow. 2.2 指示性there-构式的性质 Lakoff认为,指示语只有相对于语句发出的语境才能得以理解。他在对there-构式进行的个案研究中指出,指示性there-构式中的there用于指示出相对于说话人的某一方位(location),其指示性也正在于此;存现性there-构式中的there则不是用于指示方位,而是用于表示存在(existence)。因此,指示性there往往伴随有指示手势(pointing gesture),而存现性there则不能有此类手势伴随(Lakoff 1987:468)。所以,存现性there-构式的使用和理解不必依赖语境和话语行为的参与者,而指示性there-构式的使用和理解必须依赖语境和话语行为的参与者。这就说明,指示性there-构式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其指示性,二是其空间方位的相对性。前者与话语行为的参与者和被指示实体有关,后者与说话人和被指示实体之间所呈现出的空间关系有关。若把指示性there-构式的这两种特性与其语篇外世界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我们可以认为,指示性there-构式是一种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egocentric)和参照点(reference-point)的构式,其使用和理解必须结合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才能进行。这就是说,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话人根据情景语境,以自我为中心和参照点,运用指示性there-构式这种言语手段,把语篇外世界中的某一在场实体指示出来,以此“把听话人的注意力引向该在场实体”(Lakoff 1987:474),从而实现其交际目的。

从其空间方位的相对性可以看出,指示性there-构式是人们对空间体验和感知的结果,是这种体验和感知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因此,Lakoff把指示性there-构式视为一种经验完形(Lakoff 1987:490)。这一观点的基础是于下述背景假设:(i)某一实体在说话人视觉范围的某一方位中存在,而且该实体在场(present);说话人把注意力指向该实体;而听话人对该实体的所在之处感兴趣,但没有注意到或可能就不知道该实体在场。(ii)然后,说话人把听话人的注意力引向该实体的方位(可能伴随有指示手势)并使其注意到该实体的确切位置(Lakoff 1987:490)。此外,如果该实体正在移动,其移动状态也可以标示出来。因此,说话人既可以指示出该实体的静态方位,也可以指示出该实体的动态位移。可见,经验完形主要包含说话人/听话人、实体、空间、言语行为及其背景、命题及其体现形式、指示手势等。

3 指示性there-构式的意义识解

3.1 识解模式

可以把指示性there-构式看成一种指示性言语交际事件。这种指示性言语交际事件涉及交际者(participants)、实体(entity)和空间(space)。交际者包括一个说话人(speaker)和至少一个或多个听话人(hearer)。实体可以以静态方式存在(bEing)也可以以动态方式移动(moving),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空间是处于交际双方视野范围内的一个空间范围,也是交际双方和实体共处的一个空间范围。总体上说,这种指示性言语交际事件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说话人用一定言语形式(指示性there-构式),同时伴随一定手势,把某一实体指示给听话人并使其注意该实体。从这一识解模式可以看出,指示性言语交际事件是建立在交际双方对所在空间范围中的某一实体的共同兴趣之上的。

更重要的是,在指示性言语交际事件中,无论实体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物质的还是抽象的,实体都必须在场。如果是物质的,实体处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视觉空间内;如果是抽象的,实体处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心理空间内。因此,指示性there-构式中的被指示体,即实体,通常都是有定的。例如:

① There’s my uncle Tom.

② There goes Harry!

③ There’s the point.

④ There goes our last hope.

在①②中,实体为my uncle Tom和Harry,均为有定的物质实体,都在说话人和听话人可以看到的空间范围之内;不同在于,①中的实体是静态的,而②中的实体是动态的。在③④中,实体为the point和our last hope,均为有定抽象实体,都处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心理空间之内。③这一指示性there-构式是把抽象实体the point指示出来,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④中抽象实体our last hope应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说话人运用该指示性there-构式意在向听话人指示our last hope的消失或破灭。

3.2 相对性和主观性

指示性there-构式体现出的空间关系具有相对性(relativity)和主观性(subjectivity)。这是因为,作为空间指示语,英语there和here均与说话人和被指示实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前者表示被指示实体距离说话人较远,后者表示被指示实体距离说话人较近。这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表示(何兆熊 2000:73)。Here表达靠近说话人的位置或朝说话人的方向移动,there表达的是相对远离说话人的位置或朝离开说话人的方向移动。这说明,空间指示语there和here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egocentric)和参照点(reference-point),相应构式也是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和参照点而构成的。例如:

①Here comes the train.

②There goes the train.

①是把驶来的train指示给听话人,②则是把驶离的train指示给听话人。这就表明,指示性there-构式所体现的空间方位具有相对性,表示的是说话人与被指示实体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实际上,这种相对空间关系也是说话人主观判断的结果,因此指示性there-构式所体现的空间方位又有其主观性。例如:

① (viewing a photograph) There’s me, when I was six.

①这一情景语境表明,交际双方正在看一张照片,而他们和照片之间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说话人似乎应该用Here’s me这一指示性构式把照片中的me指示给听话人,但说话人却使用了指示性there-构式。可以猜想,说话人是把照片所体现的空间当作①这一情景语境中的另一个空间,因而,距离交际双方较远。这是由说话人对其与照片中的me之间的空间关系的主观判断决定的。

3.3 言者视角和突显性

“空间指示语的使用,有时取决于说话人的观察点,有时取决于和其他实体的空间关系。”(Tenbrink 2007:21) 这是说,“空间参照通常是相对于某种视角而言的,这种视角既可以是言者空间,也可以是参照物空间”(Verschueren 1999:99)。指示性there-构式的空间概念取决于一个由言者空间方位确定的视角,即言者视角。可以认为,指示性there-构式是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以言者空间为参照(并可伴随一定指示手段),把距离相对较远的实体指示给听话人。例如:

①There is your brother.

②There goes the alarm clock.

③There goes our last hope.

在①中,说话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言者空间为视角,运用指示性there-构式把距离相对较远、但仍在视线之内的your brother指示给听话人。在②中,说话人不是把物质实体the alarm clock指示给听话人看,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言者听觉空间为视角把由这种物质实体所发出的声音(即听觉实体)指示给听话人。在②中,our last hope可看作是存在于交际双方心理空间中的一个抽象实体,是交际双方共知的内容。当说话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言者空间为视角说出②这一话语时,就激活了双方心理空间中的our last hope这一抽象实体,说话人也就将其指示了出来。

同时,说话人运用指示性there-构式并不仅仅是把被指示实体指示给听话人,而且还要把听话人的注意力引向该实体,从而使其得到突显(salience)。所以,指示性there-构式这种指示性言语交际事件表征了一种注意力辖域(scope of attention)。在这一注意力辖域中,被指示实体就成了交际双方的注意焦点(focus of attention)。

4 结束语

在英语中,指示性there-构式具有语篇外世界的特征,是一种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和参照点的经验完形。由于其使用和理解要取决于情景语境,指示性there-构式可以视为一种指示性言语交际事件。在这种指示性言语交际事件中存在着某一实体。这一实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交际双方能看得见的或能听得见的,也可以是交际双方共知的。说话人运用指示性there-构式把这一实体指示出来,使听话人把注意力聚焦于这一实体之上。我们提出的识解模式表明,指示性there-构式具有空间的相对性和主观性,这种构式是基于言者视角来突显被指示实体的。

参考文献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学概论(修订版)[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张克定. 英语存现构造的认知解释[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6).

张克定. 英语there-结构的认知解释[J]. 外语学刊, 2007(2).

张克定. 呈现性there-构式的信息结构与认知理据[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1).

Allwood, Jens, Lars-Gunnar Andersson &sten Dahl. Logic in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Birner, Betty J. & Gregory Ward. Information Status and Noncanonical Word Order in English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Cruse, Alan. Meaning i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2nd ed.)[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Crystal, David.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6th ed.)[Z].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2008.

Cummings, Louise. Pragmatic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

Curme, G. O. Syntax: A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Boston: Heath, 1931.

Huang, Yan. Pragma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Huddleston, Rodney. & Geoffrey. K. Pullum.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Jespersen, O. Essentials of English Grammar [M].London: Allen & Unwin, 1933.

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Descriptive Application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Langacker, Ronald W.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Levinson, Stephen C. Pragma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Levinson, Stephen C. DEixis[A]. In Horn, Laurence R. and Gregory Ward(eds.). The Handbook of Pragmatics [C].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小河
快乐的秋假
红领巾流“血”了
“六一”儿童节
二十年后的拖把
抓小鱼
放生
做鸟窝
第一次坐飞机
做家务
我的理想
我与书
快乐元宵节
读《自古英雄出少年》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诗文大观园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魅力太仓
少先队活动方案“争当文明小公民”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寻找我们的伙伴——小蜜蜂》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水果大观园》
滨海三中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创业,从我做起》
小学“做中学”实验项目推进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爱护学习用品》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创业者”在行动》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爱我故乡
中队值周工作方案和考核细则
“彩虹计划”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方案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5)司法制度论文(1)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4)司法制度论文(1)
程序再铸:我国诉答程序的创新
浅谈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3)司法制度论文(1)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2)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9)司法制度论文(1)
司法审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的必由之路(2)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17)司法制度论文(1)
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借鉴
中世纪法学教育的思考
浅谈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2)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5)司法制度论文(1)
《乌塔》教案 三
《草原》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乌塔》教案二
《草原》词语1
《乌塔》综合资料 预习解析1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草原》教学建议
《乌塔》教学设计之五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五
《草原》词语2
《乌塔》教学设计之四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四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乌塔》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