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8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0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
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
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难点词语。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本课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课文内容较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可以指导学生多读理解内容,提高朗读水平,在理解重点词“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时,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多读来进行理解,理解之后,可趁机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人树之间的和谐。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说说小树对我们的好处,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树
)我们该怎样保护这棵小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有位老爷爷非常关心小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咱们来看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
⑴快速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⑵自己带拼音试读,同位互读、指名试读、齐读。
3、再读课文。
4、指名分段读,认识自然段,标上序号。
5、再读课文,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哪些事情?
三、细读课文
1、学习二段,自读,说说你从里面知道了什么?
⑴课件演示穿上“暖和的衣裳”。“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⑵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要给小树穿暖和的衣裳)
⑶你还见过暖和的什么?
幻灯片出示词语训练内容:暖和的(生互说、指名说)
⑷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还冷吗,它会说什么呢?
⑸指导朗读
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学习第三段:
冬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到来了,爷爷和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请学生观察爷爷和小树夏天图,说说爷爷和小树的变化。
⑵自读,同桌说说知道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树是怎么帮爷爷的,理解“绿色的小伞”。
⑷体会爷爷和小树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
⑸把喜欢的一段读给同位听。
四、扩展活动
小树除了能给我们乘凉,还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冬天
夏天
暖和的衣裳
绿色的小伞
不冷了
不热了
〖教学后记〗
通过观察图画,学生很容易突破难点。对人物的心情体会到了,学生读起来就入情入境,非常有感情。有些学生知道树的用处特别多,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字认读:(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
自读、同桌读、抢答。
2、检查课文朗读。
二、练读课文
1、观察课文插图,学生进入情景,有感情地去读朗读课文
先小组练读,再齐读、分段读、男女分读。
2、表演课本剧。
三、学习书写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范字的占格。
2、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说笔画、笔顺、请小老师教、纠正。
师范写。
3、学生在书中先描后临写。
三、实践活动
(幻灯片出示内容)
漂亮的衣服
漂亮的
雪白的云朵
雪白的
绿色的小伞
绿色的
暖和的衣裳
暖和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不
开
四
五
〖教学后记〗
学生在表演时还不会自己编演,需要老师多帮助,以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多培养。实践活动经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收到效果较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平淡其外 绚烂其内
- 我想握住你的手
- 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 “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
- 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 拒绝空白
- 自己就是天使
- 把握戈多
- 相遇在梦想与现实的轨迹中
- 我想握住你的手
- 拥紧自己的灵魂
- 遥望晶莹近观纤瑕
- 高分作文点评
- 守望遥远,我们的天堂
- 诗般母语
- 屋顶花园如何组织排水
- 自动化仪表安装调试方案
-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谈建筑中水工程的发展及技术应用
- 铜水管的安装方法
- 浅谈无负压供水设备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的推广与应用
- 水电的预埋安装知识
- 管材的有关实用知识
- 桩基施工振动对建筑物影响的测试方法
- 给排水设计的一点数据归结
- 防火阀,排烟阀如何选择
- 某市多层住宅屋顶水箱二次污染研究及对策
- 浅谈建筑给排水管材的应用特点
- 住宅小区景观水水体保护
- 几种管道的性能区别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字词梳理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写作指导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习作:给外公的信
- 《小英雄雨来》训练素材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难点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习作:给表姐的一封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
- 《小英雄雨来》趣闻故事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积累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字词的意思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小英雄雨来》美文欣赏 夜送鸡毛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考点练兵:积累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