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比尾巴》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小动物是小朋友的好伙伴,创造情境让学生寓教于游戏之中,让孩子和动物在一起嬉戏。采用和谐开放的教学,以表演,演讲为主要形式,培养小朋友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比尾巴,让学生了解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2、会读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3、看图读文理解6个词语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动物的知识、儿歌。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进行一次比赛,想去参加吗?
看,他们都来了,是谁呀?(大屏幕出现6种小动物,让小朋友看1 分钟,马上关闭。)
你们看到谁来了?(指名回答)
你们记性可真好,一看就记住了。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再次放出)
让我们和它们交个朋友吧!快和它们打个招呼。(逐一叫出这6种小动物的名字。)
想知道它们今天要进行什么比赛吗?(让学生猜一猜)
出示课题《比尾巴》,让学生读一读。
好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创设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课文学习。)
二、融入比赛,边玩边学
首先出场的是三位蒙面小动物,他们只露出三条尾巴,请看(大屏幕出示三条尾巴)谁会说说看这些尾巴分别是怎样的?(学习:长、短、伞)
熊猫裁判请评委们为三条尾巴打了分,边上的蚂蚁迫不及待地问:(出示第一自然段。)
(三个问号加红加粗)这三个是什么符号 ?那么加问号的句子叫什么句?谁能干来试试怎么读好它 ?(指名读,评价读、指导读。)
男女生互问互答读1、2两段。
小蚂蚁在大家的帮助下,解答了问题,他委托老师想大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比赛继续进行,看,这又出现了三条尾巴,(出示)
谁会用上适当的词来说说?(学习:弯、扁、最)
小蜻蜓飞来了,他也很想知道这些尾巴的主人是谁,你能告诉他吗?
练读第3、4自然段。
刚才小朋友们读的话连起来是作家程宏明写的一篇课文。
(充分发挥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学生说出课文,再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培养写作兴趣。)
三、说说尾巴,演演他,我的收获大
1、画尾巴。
老师出示6种动物的身体,请小朋友把相应的动物尾巴画上去,画对了,这些小动物会以不同的方式向小朋友致谢。
2、说尾巴。
老师看图引读:谁的尾巴长?(生:猴子的尾巴长……)
3、演一演。
请6位小朋友头戴头饰分别扮演小动物,边演边说各自尾巴的作用。
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表演表演,并向同桌介绍介绍它的尾巴。
四、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想请你们欣赏欣赏,好吗?(欣赏录象《动物王国》)
你们收集了哪些动物资料?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小动物们已经跃跃欲试了,好吧,请上台展示吧!请其他的小朋友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找出最有威力的尾巴!
(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将讲台变成“舞台”,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这一颗颗“明日之星”。)
多么伟大的尾巴,多么优秀的口才!现在请小评委们来点评。
看来每个小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独到的用处,真是──(生说:各有各的本领!)我们和小动物们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关心动物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由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到明理,辨证地看问题,虽然学生还不能完全领悟,但思想的胚芽已经在孕育了。)
五、我会写
指导书写3个生字。看谁能写得特别漂亮。
【板书设计】
比 尾 巴
猴子图片 长 公鸡图片 弯
兔子图片 短 鸭子图片 扁
松鼠图片 好象一把伞 孔雀图片 最好看
各有的用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苗族
- 5只手指的对话
-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 我的理想
- 我的理想
- 畅谈理想
- 刀杆节
- 澳门年俗
- 粉笔唰唰
- 那达慕
- 我的理想
-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 满族
- 理想之路
- 奥运年的民族精神
- 湖口大桥东塔桩基冻结法施工技术介绍
- 浅析音乐与中国诗歌的关系
- 谈现代音乐与挑战
- 武进市道路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 国标《公路收费方式》制定中对若干问题的考虑
- 音乐大师韩德尔——《弥赛亚》
- 立体构成的空间形态探析
- 从莫扎特的书信中看莫扎特
- 京沪高速铁路客流分析
- 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探析
-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
- 贝多芬作品浅析
- 金元词曲在音乐上的发展
- 湘南古民居的道路交通系统研究
- 大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研究
- 《笋芽儿》整体阅读感知
- 《笋芽儿》随堂练习-----巩固篇
- 《笋芽儿》同步写作指导
- 《找春天》 课外日记:跟着学生走
- 《找春天》说课设计之一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是这样来的
- 《笋芽儿》重点字词梳理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走来了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风
- 《笋芽儿》随堂练习-----提高篇
- 《笋芽儿》作者资料和主要作品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雨后
- 《笋芽儿》重点问题探究
- 《找春天》教学有感
- 《笋芽儿》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