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1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二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性准备
(一)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二)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
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
(一)知“石”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说“石”
1.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2.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3.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内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悟“石”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可以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比一比,看谁说得形象、生动、情节完整。
2.在广泛想像的基础上,选择一块奇石,就自己所想像的来历讲给父母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3.在自读、自悟及创造性想像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韵,陶治学生的情趣。
四、整理性阅读
整理性阅读,是指在网络资源、自读自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回归于文本。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小组读均可)。
(二)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问。
五、拓展性练习
本拓展性练习,主要是走出教材,适当增加阅读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其练习的资料既可以是《自读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儿童读物上的有关写景状物、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短文。从来源的渠道上讲,既可以是教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自己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尽量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和多元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我带来欢乐
- 记一次劳动——元旦大扫除
- 葡萄
- 书法晋级比赛
- 《中国•奥运》
- 介绍抚州
- 红领巾更鲜艳了
- 自行车
- 第一次打羽毛球
- 我是一名小记者
- 话说公园
- 我
- 写一封信
- 假如我是一名建造师
- 假如我是老师
- 工商类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本质与规律
- 试析德育管理理念的类型
- 浅谈何思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 关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管理的探讨
- 竞争——浅析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 国际法上的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之分歧(1)论文
-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研究探索
- 浅谈历史情景教学法
- 手机行业的问题和对策
- 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理想和现实思考
- 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的一种哲学反思
- 从国际法角度评析日俄战争的“遗产”/李广民(1)论文
- 论析社会诚信危机与学校教育
-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刘延强(1)论文
- 浅论个人是能否为国际法主体/王贤(1)论文
- 《称赞》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称赞》教学建议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6
- 《蓝色的树叶》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学建议
- 《称赞》教学设计 片断
- 《风娃娃》教学设计4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片断
- 《风娃娃》教学设计 片断
- 《花钟》课堂实录
- 《称赞》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称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3
- 《称赞》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