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8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狗的小房子
- 当同学晕倒之后
- 《落花生》的细节
- 伴我成长的三个爷爷
- 小乌龟
- 冰冻太阳光
- 月亮花
- 五九六十八
- 美丽的“凌波仙子”
- 九宫山一游
- 稻草人
- 我的梦想
- 小池
- 寄金老师
- 当老师提问时……
- 键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视领域的新应用(1)
-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指导
-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 女性与电影:摄影机前后的女性(1)
- 关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 简述诚信校园文化构建的指导原则
- 关于抓好师德建设是坚持以德治校的根本保证
-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 三小国的大电影(1)
- 浅析体育教师实现自身价值之我见
- 浅析小学生习作中自评自改能力的培养
- 地面广播中的8-VSB与COFDM比较(1)
-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
- 谈历史课堂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 关于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主体性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月光曲》教学实录
- 《可贵的沉默》课后反思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 《童年的发现》教学后记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2
-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 《鸟的天堂》的语言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