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30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
1.教师介绍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师生合作介绍“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草船借箭
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
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给文章分段:一(1~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主要内容。
四、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
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
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
3.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五、读第6~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
1.先说经过。出示示意图(图略),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
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不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
(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
(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这时文章第二次提“冬季”;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
总结: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叫──“神机妙算”。而周瑜都没想到,当他知道这一切时,一定是──“自叹不如”。
第二课时
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1.要求学生划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2.讨论交流。
知天文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吃惊)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②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③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行吗?好吗?为什么?
(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④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
懂地理
(1)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说说理由。
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识人心
(1)识曹操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2)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同学们仔细的讨论一下。
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师生对话,体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周瑜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重点: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为什么要立军令状?在军队下的状书,不能做到就要受到军法处置。一是诸葛亮是为了顾全大局,二是诸葛知天天文、懂地理,已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可利用这一机会向曹操“借箭”,已“胸有成竹”。)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周瑜为什么高兴?妒忌诸葛亮挺有才干,暗藏杀机,下了军令状完不成那就要受到军法制裁。)
四、总结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出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钱
- 书的另类比喻说法
- 我的金钱观
- 钱眼看人
- 知识与金钱
- 众说纷纭话金钱
- 读书的乐趣
- 读书的理由
- 画
-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 珍惜所拥有的生活
- 我看张爱玲
- 一角钱
- 知识改变命运
- 重评张爱玲及其他
- 浅谈从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评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
-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分类、构成方式及社会功能
- 广告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和运用技巧
- 谈色彩造型的语意和实践
- 试论小额诉讼制度1(1)论文
- 房地产营销的九大概念战(1)
- 跨越千年的民俗艺术释解
- 试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
- 谈如何完善教学行为艺术
-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意蕴对比
- 浅谈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案例教学法研究
- 浅析中英语言禁忌
- 谈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 谈建筑雕饰与文化的关联
- 《触摸春天》趣闻故事
- 《触摸春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永生的眼睛》课文简说
- 《触摸春天》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永生的眼睛》整体阅读感知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二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一
- 《触摸春天》重点问题探究
- 《触摸春天》美文欣赏 没被改写的人生
- 《永生的眼睛》重点问题探究
- 《触摸春天》美文欣赏 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
-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意思
- 《永生的眼睛》阅读提示
- 《触摸春天》写作指导
- 《触摸春天》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