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三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8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

2、学生自己读课文,预习生字词,想一想:我会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第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利用网络、课件或挂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文;

1、由秋天植物的种子成熟引入,设问导入课文。

2、齐读课题:

(1)知道“植物妈妈”“孩子”分别指植物和它们的种子。

(2)用补充课题的方法了解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辨,纠正字音。

2、学生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为”是多音字)

3、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

(1)勾画交流: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2)提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并作上符号。

4、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出需要重点解答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在朗读中感悟;

1、读第1节

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练习读好问句。

2、朗读2、3、4节

(1)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位**的办法?为什么?

(2)通过网站或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在书上勾出关键词语。

(3)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关键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读、表演读。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试着背诵课文。

四、实践活动:

读课后“泡泡”里的话,说一说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自己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资料;通过网站了解一些典型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巩固朗读背诵,进行字词训练。

达标过程:

一、巩固朗读、背诵;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分组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节进行背诵,提高背诵兴趣。

4、“接龙”方式检查背诵情况;

二、进行字词训练,识记生字;

1、读“读读抄抄”里的词语。

(1)强调词语重叠时轻声的读法;

(2)仔细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点?只观察不回答。

(3)学生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2、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读生字,练习口头组词;(“知识”中的“识”读轻声)

(2)学生交流:我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一个字?(区别“己”“已”的不同;)

(3)教师小结学生的识字方法,肯定学生的思维方式;

(4)巩固:在网站中通过文字游戏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导书写;

(1)重点示范独体字的写法:(通过横中线和竖中线确定笔画位置)

(2)示范三个女字旁的字的写法(指名在黑板上写,然后进行笔画整理)

4、练习写一写生字,教师课堂巡视,看笔顺及写字姿势是否正确。

5、小结书写情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地成长
动物奥运会
快乐的一天
记一件意义的事
给蚊子行贿
第一 次 购物
假如我有一只神笔
美丽的“寻梦谷”瀑布群
期中考试后的反思
看书
品味成长
我学会了坚持
我的爸爸
我心爱的军舰
动物的自我介绍
宪法是关于主权的真实规则
AutoCAD绘制建筑电气图的技巧
直流牵引系统正极接地保护方式的探讨
国家利益问题:西方主流学派的论争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南站站入地改造工程运营组织管理
碎石道床城轨系统杂散电流特点及防护的探讨
常导磁悬浮车辆支墩支承结构设计探讨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措施研究
电气工程中质量管理和监控要点探微
建筑电气设计主要流程
锯切轧件自动控制系统
浅析大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公民、公民伦理与社会共同体
中国统一模式与统一过程的互动评估
论智能化楼宇系统的项目管理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及反思
《狮子和鹿》 教学设计二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二
《玩出了名堂》 教学设计
《掌声》 教学设计三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二
《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设计
《蜜蜂》 综合资料
《狮子和鹿》 教学设计一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三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一
《掌声》 教学设计一
《花钟》 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三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