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马》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马》学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1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马》学案

内容预览:

《马》学案

教师寄语:让我们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作者对马的情感。

2. 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3. 品味文章中精彩句段,积累优美的词句。

基础知识

1.默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下列字音并能正确书写

剽悍 窥伺 羁绊疮痍 阔绰 项鬣

观瞻 妒忌 庇荫 犷野 眷恋 相觑 畸形 妍丽 颚 鞍辔 相得益彰

2、自查资料,搜集作者的信息,要特别注意下面划横线需要填写的信息。

布封(1707-1788) 国 家、 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1933年他26岁时进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总管。他1748年写36卷巨册的《 》。

理解探究

3、本文写了人工驯养和天然野生的马,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4、本文在传神描摹马的形象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找出文中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语句。

5、这篇课文对马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为之倾心、赞叹。那么,你认为本文的描写笔触有什么特别之处?试结合具体语句说明。

合作释疑

6、我们常说:“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从课文第1、2语段内容看,马和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8、第2段中,“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铁蹄还有过之无不及”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

9、课文第5段描绘野马的外形时,还写到了其他一些动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0、作者认为“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那么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化妆现象?

课内精读

①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接触它们的羁绊,自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②……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道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11、比较上面两个文段,写了几种状态下的马?它们各有什么特性?

12、第②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野马的美质?用波浪线标出来。

13、如何理解“它的教育已丧失自由而开始,已接受束缚而告终”?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4、若果你想成为马,你愿意成为那一种?为什么?

拓展延伸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朗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和妍媚而已。

15.这一段话热情赞美了自然状态下的马的________,而这种优点来自于________。

(在段中选择词语填空)

16.选段开头一句话暗示了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以________的马同________的马相比较。

17.这段话用排比的句式描写了自然状态下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请概括叙述一下这时候马的生活情况。(40字以内)

18.从选段最后一句话的用语可看出,在赞美自然状态下的马的同时,作者也对人工饲养的马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感情。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29课参考答案

2、法国 博物学家 作家 《自然史》

3、人工驯养的马的主要特征是:勇毅,与主人共生死、共荣辱;驯良,服以主人的操纵,满足主人的愿望,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甚至是生命。

天然野生的马的主要特征是: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即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天性决不凶猛,只是豪迈而犷野,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妒忌,从不为一己之私争斗。它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

4、布封在对马的描摹中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对 “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语句,如:

①“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②“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③“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5、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本文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型高贵的绅士。

文章一开始写道:“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就流露写作意图是要把马当作人的同类来写。马在战场上本是被迫冲腾蹿跃的,但作者却说它是“喜爱”并“追求”兵器的撞击声;马是受人摆布约束的,但作者却指出它“知道克制”自己;马被驯服,却被说成是一种“教育”。驯马在作者笔下变成了具有文明意识的生物。同样,作者在说野马能够因为不受羁绊而“感觉自豪”,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不愿意“作战”,过着“和平生活”。总之,凡能够用写人的语言的地方,作者都力避使用动物学的语言;即便是本来并无“意识”的本能动作,作者都写成具有人一般意志的自觉行为。

6、马在被人类长期驯养役使过程中确实赢得了人类“朋友”的称号,但这一切是以束缚马的自由,压抑马的天性为代价换来的,如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浑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作为玩物。这时的马实际是外在一种十分悲惨的生存状态之下,这种情形下,只能说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

7、“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

①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②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用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

8、“这一切”是指马额上覆盖妍丽的毛、编成细辫的项鬣、盖满身体的丝绸和锦毡等一切视马为玩物、无视马的天性的装饰物品。因为蹄铁只能有限地束缚马的身体,而“这一切”,却使马失去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之为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所以是比蹄铁等身体上的束缚更为严重的。

9、这样写是为了把马的“匀称”“优美”的外形同其他形体有缺陷的动物作比较,突出马的高贵姿态。

10、结合现实生活,言之成理,谈出审美见解即可。

11、文段写了人工驯养的和天然野生的两种马。人工驯养的马的主要特征:带着受奴役的标志,过着屈辱的生活。天然野生的马的主要特征: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充满自由精神。

12、“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既不受拘束,有没有节制”“不屑于受人照顾”“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强壮、轻捷、和劲道”“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贵的精神”

13、包括两层含义:

(1)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2)马从思想上接受观念,服从成了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14、如果喜欢野马,因为他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和高贵的精神:热爱和平自由,团结和睦。

15.美质 美丽的天然

16.对比 人工驯养 天然野生

17.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节制,不受羁勒,不屑于受人照顾,强壮、轻捷和遒劲,具有充沛精力和高贵精神。

18.既对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牺牲感到敬佩感激,又对人工饲养的马的悲惨状况感到同情惋惜。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干净整洁的家
过年
蜘蛛
可爱的小狗
可爱的小鸭子
除夕之夜
读书的乐趣
大爱无痕
学钓鱼
除夕之夜
记一件难忘的事
小电脑大作用
小鸟的家
我的幻想
高三学习决心书
减肥决心书
新党员入党决心书
服务决心书
先进性教育党性分析材料(领导版)
努力学习决心书
先进性教育分析评议与整改提高资料(党委书记、副书记版)
大学决心书
中考决心书
戒酒决心书
煤矿决战四季度稿件
高三学生高考决心书
党员创先争优决心书
2011高三学生高考决心书
春运决心书
五觉设计原理的城市规划初探
谈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几点认识(1)论文
浅谈我国旅游饭店网络营销的发展(1)
地铁空间的艺术制作阐述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汉代艺术的特性综述
五彩缤纷的文学王国
文化艺术视野的海派话剧
论毛泽东的发展观偏向
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浅谈网络营销中的客户信息管理(1)
论《驿站长》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及其创新思路探究(1)
搜索引擎排名与电子商务搜索营销分析(1)
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1
《七律·长征》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教材简说
《最后一分钟》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七律·长征》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7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课时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
《七律·长征》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七律·长征》相关链接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二课时
《七律·长征》教案学案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最后一分钟》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七律·长征》词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