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同步练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同步练习

内容预览:

第十四课《秋天》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导引]

《秋天》是著名现代诗人何其芳的作品。它以“秋”为线,描绘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创设出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学习本诗,要先反复的有感情的诵读,并在此基础上品味诗的韵律美、节奏美,品味诗的细腻、精美的语言,仔细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另外,借助联想、想像,体验诗歌清丽的意象所营造的情境,从而领悟诗人由此传达出的情感。

[典题例析]

例题:思考诗歌第一节“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如果换成“割过”一词好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细腻、精美语言的理解,也考查对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掌握。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注意两个词的比较辨析,不可只谈其中一个,这样的答案不完整、不全面。

参考答案:不好。因为“饱食”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了收获者愉快的心情。而“割过”却显得平常化,没有上述这些表达效果。

[课时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肥硕( ) 2、栖息( )

3、寥阔( ) 4、枯涸( )

5、清洌( ) 6、梦寐( )

二、填空、简答。

1、本诗作者 ,四川万县人。现代 、 ,代表诗集 等。

2、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答:

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

答:⑴ ⑵ ⑶

4、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三、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四、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像其中的意境,及其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把诗歌扩写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节诗,完成以下问题。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1、给诗中加点字注音。

青鳊鱼( ) 乌桕叶( ) 满载( ) 归泊( )

2、这节诗描绘了这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

3、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此句有双层含义:一是 ,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 的心情。

4、本节诗以 为主,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5、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我想,秋天是 A 的,秋水长天,明月清风,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秋天是 B 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秋天是 C 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秋天是 D 的,它把一切枯枝败叶,虚浮矫饰清理得干干净净。秋天更是 E 的,它让人们从一次的收获想到永久的收获,从而不懈地在秋光秋色中忙碌着耕耘春天,播种未来!秋天,给予我太多的思索。

6、“严峻,丰盛,勤勉,忠实,明净”这五个词是从文中空白处A、B、C、D、E抽取出来的,你能否根据语段内容,将它们一一归位?

A B C D E

7、同为写秋,本语段与课文《秋天》所蕴含的情感却不同,课文《秋天》是

;本语段是 。

8、本语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大致相同,这种写法叫做 ,其作用是

9、试为本语段拟一个小标题: 。

10、有的同学认为,如果把文中加点的“更”字去掉,会使文章更顺畅,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11、对于秋天,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萧瑟,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明净,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收获,就如作者一样,你见到的又是什么?对于秋天,你是否有更多自己的思索呢?请谈一谈。

答: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Section targeting

参考答案

十四.《秋天》

一.1.shuò 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2.qī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3.liāo高远空旷。

4.hé 干涸,没有水了。

5. liè 水清。

6.mèi 睡梦。

二.1.何其芳 诗人 评论家 《预言》

2.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了秋天的天气特征;稻香、镰刀则体现农家特色;还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枯涸、更清冽,也暗示这是秋天。

3.⑴农家丰收图 ⑵霜晨归渔图 ⑶少女思恋图

4.松弛闲静、宁静悠远。 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1.“飘”字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2.“梦寐”有“朦胧”之意,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四.(略)

五.1.biān jiù zài bó

2.冷雾、白霜

3.比喻 收起青鳊鱼 悠闲

4.写景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5.“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

6.A、明净 B、忠实 C、丰盛 D、严峻 E、勤勉

7.赞美秋天之美 对秋天展开思考,并赞美秋天的勤勉精神。

8.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 使结构完整,内容浑然一体,突出文章中心。

9.《秋思》

10.去掉不好。因为“更”字在此起强调作用,强调在对秋天的思索中,其“勤勉”精神是最重要的。

11.(略)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智慧的力--------读《100个智慧故事》
有这么一个女孩
《赛车总动员》观后感
这就是我
爱溜冰的我
我爱“臭美”
一个普通的人
灵巧的手
我的自画像
这就是我
我的自画像
书是我的好朋友
自我画像
折翅的天使
我的照片
浅论英语课中的文化教学
浅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应遵循的原则及方法
试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试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试论英译旅游材料中的跨文化意识
浅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及提高方法
浅谈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探讨
浅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从图式理论看跨文化意识在口译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
试论语言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试论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及策略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谈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教《桂林山水》
领悟内涵──《桂林山水》句子教学一得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板书创意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用心感悟──《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注重素质 培养能力──《桂林山水》教学体会
怎样体现《桂林山水》的美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