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自主检测题及答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自主检测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6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自主检测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主检测题

第一部分:

1、常识填空。(2分)

⑴《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 。

⑵《满井游记》作者 是 (朝代)文学家。

⑶《登泰山记》作者 是 (朝代)散文家。

⑷《湖心亭看雪》和《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分别是 和 。

2、原文填写。(5分)

⑴ ,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⑵短短蒲茸齐似剪, 。

⑶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

⑷游人虽未盛, , , ,亦时时有。

⑸遂命仆人 , , , ,穷山之高而止。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5分)

⑴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 )

⑵局促一室之内(局促: )

⑶自京师乘风雪(乘: )

⑷余拏一小舟(拏: )

⑸好在莲花解意,婉娈可人,不论你走到哪一面,都可以让你尽情观赏的。

婉娈:

4、读图:《爸爸的签名》这幅画反映了个别的教育现状,请你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了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6.1936年10月19日,我国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讲的一句是这样的:“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 (将前文划线词语改变语序填写)。” (2分)

第二部分:

(一)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分)

9.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2分)

10.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11、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3分)

(二)觐阳关

①阳关,有一片丰美的水草。青藤牵扯,灌木葱茏;芦苇环绕着几湾清水,游鱼在苇丛中窃窃私语,绕过几道水湾,阳关雄岗便横亘面前。岗下是大壑,壑上有深潭。潭水如凝,碧可照影。想当年,这大漠腹地,军民数万,莫不都是赖这潭清水的养育?阳关城早已飘逝了,唯这潭清水,还聚着一汪灵性,倘若当年此潭有名,我想,它必定叫做“慈母潭”,可惜被史书遗漏了。

②遥远的风景,是大片的昏黄和大片的青灰,连缀着天际泥色的云墙。我犹如置身一座庞大的园囿,纵然插上翅膀,也飞不过这天地的合璧。

③象征着大戈壁的坚韧的骆驼刺,不知于何年何月,随着漫卷的飞沙,一丛一丛地去更远的地方流浪了。只有偶然可见的一簇红柳,笼一团火焰,燃烧着这空旷世界的寂寥。于是,这世界便放射出一种惨烈的美。

④逶迤起伏的沙梁上,有一队野兽,隐隐约约,辨不清是野驴野马或天狗天狼。在这寸草不生的大漠上,这群野兽凭借什么来维持生命呢?

⑤北望浩瀚,似有一大群参差错落的断壁残垣,也许是古丝路的驿站吧?向导告诉我:郝是古阳关留下的古墓群。阳关城早已灰飞烟灭了,唯有这群墓葬永存千古。

⑥我恍然而又怅然。

⑦古墓群,驾着蜃气,跨越千载阴霾,飘忽在时光之上。这些凝滞的荒坟,这些逡巡的幽灵,这些被烈日曝晒而决然不散的蜃气,这些被蜃气虔诚托起的灵气,它们才是古阳关的真魂!

⑧视线向西,越过漫漫平沙,目极处有一抹绿色林带,阳光下漂浮着彩霞的亮丽,不用说,那便是胡杨了。

⑨茅盾先生看到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曾感慨不已,顶礼赞颂。倘若他当年有机会来到大西北的深处,看到这傲岸浩瀚自成天地间一绝的绿云,又该如何地膜拜呢?

⑩假如再作无稽之想,穿过那一脉壁垒的云雾,是否就是那些千年戍卒的幽灵们朝觐的天堂呢?或许正是由于对那天堂的渴望,幽灵们才逡巡在这里而得以慰藉吧。

⑾遥想摩诘当年,一声西出阳关,咏出千古三叠。有道是“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那是一种怎样的离别啊!

12.作者为什么要把阳关的深潭称为“慈母潭”? (2分)

13.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中“一丛一丛地去更远的地方流浪了”是什么意思?(2分)

14.第⑥段写“我恍然而又怅然”。为什么“恍然”?又为什么“怅然”? (3分)

15.文章为什么将胡杨与“黄土高原的白杨”比较? (2分)

16.说说第⑩段“天堂”的含义。(2分)

17.标题中“觐”是朝拜的意思。通读全文,你觉得作者对阳关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2分)

18、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诗句,与文中哪一句意境相同?(2分)

19、说说“阳关”一名的由来。(2分)

(三)一千名士兵与一个婴儿

(1)一九九六年七月,美国华盛顿州一家杂志社体育栏目的编辑丹尼尔·凯恩收到了一封有一千个叔叔签名的邀请信:“孩子,你千万要来参加我们今年九月在芝加哥举行的聚会,我们都盼望着你到来——原克鲁兹航空母舰上的一千名老水兵。”

(2)捧着这封信,丹尼尔的眼睛里泪光闪烁,他又想起了养父凯恩给他讲过的一千个水兵和一个婴儿的故事。

(3)那是四十多年前,凯恩是克鲁兹航空母舰的舰长。那时已是战争的第四个年头,交战双方已签订停战协议。四年的战争掏空了士兵们心中所有的热情和活力。a他们一个个精疲力竭,闲时常常衣衫不整、胡子不刮在舰上酗酒、赌博。作为舰长的凯恩很为他们痛心,是战争毁了他们的青春年华。

(4)一天,凯恩接到了一家孤儿院负责人菲罗美娜修女的来信。修女在信中说有一件宝贝要送给凯恩,请他马上去一趟。凯恩收到信后便到孤儿院去了。

(5)当凯恩随修女来到婴儿室时,不禁怔住了,这个宝贝原来是个男婴。修女告诉他,两个月前,军队供给处一名医务员乔治在外面散步时,发现路边一团报纸里裹着一个非常瘦弱的婴儿。这个婴儿大概只有一个多月大,显然是个被美国兵抛弃的私生子。这个孩子便是那位医务员拾到后交给修女的。

(6)“噢,真是个可爱的小宝贝!”凯恩伸手抱起了孩子。

(7)怀里的孩子确实使这位行伍出身的军人多年来遭受创伤的心灵得到了慰藉。战争使他至今孑然一身,每当他一人独坐时,便觉心中空荡荡的。然而从他看到这个并不强健的小生命的第一眼起,他枯萎的心灵不禁震颤了。

(8)“舰长,您瞧孩子多可爱呀,可是我们的孤儿院缺衣少食,困难重重,这里的孩子长到十岁就得离开孤儿院自谋生路,何况这个婴儿如此孱弱,孤儿院无法养活他。”菲罗美娜恳求道,“您能不能收养这个孩子?”

(9)凯恩对此当然求之不得,然而想到海军军舰上纪律规定不允许非军事人员留舰,他有些犹豫了。“舰长,这毕竟是个小生命啊!”菲罗美娜再一次恳求。

(10)是啊,孩子是无辜的,这都是战争欠下的孽债!自己作为一名参与了这场战争的军人,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终于,他点点头。

(11)凯恩将这个男婴抱回舰上,叮嘱舰上的士兵不要传扬出去,他给这瘦弱的男婴取名叫丹尼尔·凯恩。

(12)丹尼尔的到来使舰上每个士兵都兴奋无比,连日来,他们一直为孩子偷偷地忙碌着。他们先在舰上腾出一间房子作婴儿室,并用炮弹箱做成婴儿床和游戏围栏,围栏上挂满了炮弹壳做成的拔浪鼓、玩具什么的,把床单剪成一尺多长的布片做尿布……在士兵们心中,这个房间就像废墟上开了一朵小花,是他们心中最圣洁的地方。

(13)凯恩惊奇地发现,自从丹尼尔来到舰上后,士兵们渐渐地变了。b他们变得讲卫生起来,总是衣冠整洁,胡子也刮净了;他们变得文雅了,说起话来彬彬有礼;他们干涸的眼里出现了生机,他们的嘴角常挂着微笑!

(14)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初,凯恩接到了撤退回国的命令,这时他有些犯愁了。因为在国外出生的孩子要进入美国,必须有护照和大使馆的签证。

(15)一千名士兵着急了,他们决定联名写信请求领事馆批准。c言辞恳切的信寄出后,一千颗心天天盼着回信。五天后的一个晚饭时分,领事馆终于来信了,回答是简短有力的“同意”两个字。

(16)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克鲁兹号航空母舰载着凯恩舰长、一千名士兵及小婴儿丹尼尔终于返回美国。然而,当凯恩抱着丹尼尔迈出婴儿室准备下舰时,他又一次被眼前的景象愣住了:一千名士兵沿着船栏排成整整齐齐的两行,列队等候着他们。

(17)凯恩抱着丹尼尔,每走过一个士兵,那位士兵便向他“唰”地敬个军礼,凯恩觉得脚下的路变得很长,他正从战争走向和平,而他怀中的婴儿丹尼尔是他及他的一千名士兵在这场战争中的惟一收获,他的眼睛湿润了……

(18)丹尼尔一九七七年毕业于华盛顿州立大学,获得传播学学位。如今他已结婚成家,居住在华盛顿州的艾夫拉塔镇。

(19)一九九六年九月十六日,一千个老水兵准备在芝加哥重新聚会一次,他们也邀请了凯恩和丹尼尔参加。

(20)“我们的孩子来了!”聚会那天,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水兵终于迎来了一位英俊潇洒、身强力壮的年青人。

(21)聚会时丹尼尔大声说道:“没有你们这些好心人,我就不会活在世界上,是你们给了我生命!”

(22)“不!”突然,一个老人站了起来,“其实,我们应该感谢你。那时候,我们觉得前途灰暗,战争使我们除了打仗没有一技之长,我们怀疑即使和平后回到故乡我们也只能成为没人需要的废人。然而是你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作用。试想,一个比我们孱弱几倍的婴儿都渴望生活的机会,我们怎么有权利拒绝生活给我们重新创造的机会呢!”

(23)良久,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这掌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20.本文属于记叙顺序的哪一种?运用这种写作顺序的作用是什么? (3分)

21.画线a句的作用是什么? (2分)

22.怎样理解“这个房间就像废墟上开了一朵小花,是他们心中最圣洁的地方”? (2分)

23.画线b处与哪一处相照应?为什么婴儿丹尼尔的到来会使士兵们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3分)

24.画线c句表达了他们什么心情? (2分)

25.收养弃婴生活中并不少见,但战争中航空母舰上收养弃婴实属罕见,作者把这个故事放在了这样一个特定背景下,有什么含义? (2分)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大自然赋予了山各种情态:有的险峻,有的挺拔;有的雄壮,有的俊秀;有的树木葱郁,有的荒山秃岭。面对山的各种形态,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写你视野中的大山以及面对大山的感觉。

题目自拟,文体自定。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⑴柳宗元⑵袁宏道;明代⑶姚鼐;清代⑷张岱;苏轼

2、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⑵平平沙石净于筛。

⑶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⑷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⑸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3、⑴未曾,不曾⑵形容受束缚而不得舒展⑶冒着⑷牵引⑸这里是娇美的意思。

4、有些家长片面地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而粗暴,这是不可取的。(意近即可)

5.A

6.战而不屈

7、A

8、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9、④句,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

10、旷达(豁达)

11、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表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情怀。

12、当年这深潭的水养育了数万军民。

13.指阳关附近的大戈壁上没有了骆驼刺。

14.说“恍然”,是因为作者明白了古墓群才是古阳关的真魂;说“怅然”,是因为古墓虽在,古人难寻。

15.胡杨比白杨生命力更强,更值得赞颂。

16.指和平、幸福、安宁的生活。

17.虔诚、敬意

18.“相逢且莫推辞醉”

19.西汉设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

20、本文利用倒叙的写法,这种写法吸引读者,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21.为下文作铺垫。

22.水手们已对生活失去信心,精神空虚,眼前这个无邪的婴儿,让他们感觉到了生命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婴儿室也就成了他心中最圣洁的地方。这是生命的呼唤,是爱的呼唤。

23.与“他们一个个精疲力竭,闲时常常衣衫不整、胡子不刮在舰上酗酒、赌博”相照应。他们之所以变化这么大,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比我们孱弱几倍的婴儿都渴望生活的机会,我们怎么有权利拒绝生活给我们重新创造的机会呢”?

24.他们急切等待的心情。

25.作者选择了这样一个背景,一方面通过从前士兵的状况和弃婴身世表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一方面又从婴儿给士兵们带来的变化上表现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需求。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迷人的彩虹桥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今夜星光灿烂
莲文化探秘
莲文化
“铸剑为犁”雕像之感想
反对战争
我与电脑
我做桥梁设计师
即将绝版的三峡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感想
电脑
同在一片蓝天下
出淤泥而不染
大家来赏荷
园林植物与建筑小品的配置
滴灌系统应用八大错误概念
建筑与时代
楼地面渗漏原因浅析及控制
四大软肋制约兰州建筑沙盘模型市场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
洁净手术部主体建筑设计前期准备工作探讨
住宅区的水景设计
提炼四合院基本形式 京城四合院有了修缮样本
城市规划的历史人文困境
巩义市对文化公园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南京主城近期公共停车设施布局规划方法
重庆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规划建设述评
现代园林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设计突破 建筑创新
《她是我的朋友》 考点练兵1
《她是我的朋友》 趣闻故事
《她是我的朋友》 范文习作
《妈妈的账单》 知识点精析
《妈妈的账单》 相关介绍
《妈妈的账单》 教案讲义1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提高篇
《她是我的朋友》随堂练习 提高篇
《她是我的朋友》 重点问题探究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巩固篇
《她是我的朋友》 相关介绍
《她是我的朋友》 整体阅读感知
《她是我的朋友》 考点练兵2
《妈妈的账单》 教案讲义2
《她是我的朋友》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