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篇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篇

 

201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篇

【知识导学】

说明文是客观地介绍某种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人介绍知识。因此,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表示时间

对时间的说明要尽量做到精确,如: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种,每分钟有60秒。但是像“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这里的两处数字说明,由于年代久远,只能用推测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确,实际上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表示空间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叶圣陶《苏州园林》)这里的“绝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表示范围

“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约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不死》)这段话运用数字说明,说明了死海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四、表示程度

说明事物时,常常会用到程度副词,如“很、十分、非常、较、更、最、稍微、略”等。如:“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黄传惕《故宫博物院》)这里的“很”表明御花园虽然面积不小,但不是特别大,因为它只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

又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竺可桢《向沙漠进军》)其中的“最”说明沙漠危害人类之大,程度之深。

五、表示程序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要说明事物的成因、结构和原理,则有一定的程序或顺序。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其中“渐渐”和“次第”,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变化过程,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又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这里的四个“讲究”次序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特点的。

六、表示特征或性质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叶圣陶《苏州园林》)其中“务必”“无论”和“完美”,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概括,有的具体;有的简洁,有的丰腴;有的精练,有的详尽;有的平易朴实,有的幽默风趣。

总之,说明文的语言,可归纳为两大类:凡是使用了比喻、拟人或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描述性词语的语言,都属于生动说明。如:“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盘曲嶙峋”是描述性词语,“一幅好画”是比喻。反之,则属于平实说明。

【阅读演练一】

凡尔赛宫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于巴黎西南18里公里的凡尔赛镇,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每年参观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筑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也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胜景。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凡尔赛宫正宫前面有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一条人工河如玉带般伸向远方,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探究练习

1.“每年参观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这句话中,哪一个词体现出了语言的准确性,为什么?

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说明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3.指出下面三句话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每年参观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条人工河如玉带般伸向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中的黑体词语“其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5.漫步在凡尔赛宫的镜廊内,为什么会“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6.从全文看,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

【阅读演练二】

荒漠化——不能回避的问题

今年春夏之际,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荒漠化问题的关注。何谓荒漠化?1990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召开的荒漠化评估会议上,指出当今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损失(如沙漠暴),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地表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表形态(如沙丘)等。

沙漠化,习惯上也叫沙化,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非沙漠地区形成新的沙漠的过程。一般因天然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其演变过程非常缓慢。例如气候干旱,往往要经过几百年或上千年的时间,而人为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可造成严重后果。之所以会出现沙漠化,是因为具备了沙漠化的物质基础——沙。这些沙原来由于草本植物或灌木的覆盖,或者有“沙漠结皮”的存在,是相对稳定的;而一旦地表植被或地表覆盖物被破坏,这些沙子就会流动起来,构成危害。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5%,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等地,其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98.5%。在全国的荒漠化土地中,土壤类型以沙为主的有173.97万平方千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化面积或沙化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8.1%,或者全部荒漠化面积的66%。

我国荒漠化类型可分为风蚀(因风力造成的土壤损失)、水蚀(即通常理解的水土流失),盐渍化(土壤损失少,但土壤里增加了过量的盐分,使得植物难以生存)和冻融(因土壤结冰和融化过程造成的土壤流失)四大类型。这些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在土壤荒漠化因素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风蚀183.9万平方千米,占69.8%;水蚀25.9万平方千米,占9.8%;盐渍化17.4平方千米,占6.6%,冻融占13.8%。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不外乎天然和人为两种,就自然原因而言,形成荒漠化的天气条件和地质条件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因干旱和强风,我国历史上就经常出现强烈的沙尘暴,其中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沙尘暴记录出现在公元440年,然而,今天出现的荒漠化多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有关,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叠加上短期气候振动的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因此,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作用引起的。

当前,我国必须采取一切有针对性的科学措施,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生物工程,恢复生态自然,才能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探究练习

1.下列对“荒漠化”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荒漠化是当前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B.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

C.荒漠化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

D.荒漠化是土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貌形态的表现。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土地退化就是荒漠化的最终结果。

B.如果沙地表面的植被不被破坏就不会发生沙漠化。

C.我国荒漠化面积已接近全国总面积的1/3,且仍在扩大。

D.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文章主要写了哪四层意思?是按什么说明顺序写的?

4.请举例说明文中所采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除了文中介绍的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参考答案

阅读演练一:

1.“仅”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因为它表明凡尔赛宫的参观人数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等其他建筑物相比并不是最多的,而是排在第二。2.建筑布局、内部陈设、装潢园林艺术。3.①作比较②列数字③打比方。4.凡尔赛宫内陈放的珍贵艺术品。5.因为无论是透过拱形窗门,还是从与之相对的镜墙中,都可以看到花园中的美景。6.B。

阅读演练二:

1.C2.C3.①荒漠化与沙漠化;②我国荒漠化现状;③产生荒漠化的原因;④怎样防治荒漠化。逻辑顺序。4.①作诠释,如:“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损失(如沙漠暴),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地表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表形态(如沙丘)等。”其作用是让读者对什么是土地退化及其后果有比较完整的认识,从而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②分类别,如:“产生荒漠化的原因不外乎天然和人为两种”。其作用是明确了荒漠化的原因,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从源头上来想办法治理。此外,还有下定义、列数字等说明方法。5.①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荒漠化危害的认识;②合理利用水土资源;③禁止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命运的玩笑
读九州写的《青春祭》读后感
当小说走到尽头——读《神魔》后感
谁是谁的谁——-读金庸《倚天屠龙记》
文字的血泪
神秘的恐惧
读《青春祭》的感悟
告白艾滋,倾奉真爱
蝴蝶的幻网——读《庄子》二、三有感
淡雅的忧伤——读宋晓杰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记住我们的青春——读九州《青春祭》有感
愿生愿死——读《夜曲》以后
孤单
关于随缘
孰是英雄
爱情本无异,土壤在作怪
浅析刘禹锡诗歌的价值追求
《樱桃园》中人物独白的口语体特点探析
渐行渐远的幸福
我国唐朝体育文学《抛球乐》鉴析
从克利福德的性格分析看劳伦斯的自然人倾向
解读霍桑的黑色情结
管窥《大街》中的现代悲剧色彩
泰戈尔诗歌的爱情主题
论建安文人笔下的游艺诗
身体突围、灵魂渗透、语言飞翔
霍桑哥特小说中黑色艺术探析
福克纳《烧马棚》中父亲性格阴暗面剖析及成因分析
两汉文人对屈原评价的不同与原因
从《创作家与白日梦》谈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
动物的互惠互助 教案教学设计
bpmf 教案教学设计
苹果落地 教案教学设计
观潮 教案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课教案(春天好,还是夏天好?) 教案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教学设计
作文全文 教案教学设计
雪被子 教案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 教案教学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教案教学设计
船过三峡 教案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 教案教学设计
春晓 教案教学设计
3 诚实的孩子 教案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 教案教学设计